【北魏】酈道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濁漳水
△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
漳水出鹿谷山。與發鳩連麓而在南,《淮南子》謂之發苞山,故異名互見也。左則陽泉水注之,右則散蓋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爲別耳。
△東過其縣南。
又東,堯水自西山東北流,逕堯廟北,又東,逕長子縣故城南,周史辛甲所封邑也。《春秋·襄公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石買於長子,即是縣也。秦置上黨郡,治此。其水東北流入漳水。漳水東會於梁水。梁水出南梁山,北流,逕長子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十二年,鄭取屯留尚子、涅。尚子,即長子之異名也。梁水又北入漳水。
△屈從縣東北流。
陶水南出陶鄉,北流逕長子城東,西轉逕其城北,東注於漳水。
△又東過壺關縣北。
漳水東逕屯留縣南,又屈逕其城東,東北流,有絳水注之。水西出谷遠縣東發鳩之谷,謂之爲濫水也。東逕屯留縣故城南,故留籲國也,潞氏之屬。《春秋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人執孫蒯於純留是也。其水東北流,入於漳。故桑欽雲:絳水出屯留西南,東入海。漳水又東,絳水注之。水出西發鳩山,東逕餘吾縣故城南。漢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爲侯國。絳水又東,逕屯留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元年,韓共侯、趙成侯遷晉桓公於屯留。《史記》趙肅侯奪晉君端氏而徙居之,此矣。其水又東流,注於漳。故許慎曰:水出發鳩山入河,從水,東聲也。漳水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呂后元年,立孝惠後宮子武爲侯國。漢有壺關三老公乘興上書訟衛太子,即邑人也。縣在屯留東,不得先壺關而後屯留也。漳水歷鹿臺山,與銅鞮水合。水出銅鞮縣西北石磴山,東流與專池水合。水出八持山,東北流,入銅鞮水。銅鞮水又東南,合女諫水。水西北出好松山,東南流,北則葦池水,與公主水合,而右注之,南則榆交水,與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亂流東南,注於銅鞮水。銅鞮水又東逕李憙墓,墓前有碑,碑石破碎,故李氏以太和元年立之。其水又東逕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臨岫壑,東西北三面阻澗,廣袤二里,世謂之斷梁城,即故縣之上虒亭也。銅鞮水又東,逕銅鞮縣故城北,城在水南山中,晉大夫羊舌赤銅鞮伯華之邑也。漢高祖破韓王信於此縣。銅鞮水又東南流,逕頃城西,即縣之下虒聚也。《地理志》曰:縣有上虒亭、下虒聚者也。銅鞮水又南,逕胡邑西,又東,屈逕其城南,又東,逕襄垣縣入於漳。漳水又東北流,逕襄垣縣故城南,王莽之上黨亭。又東北過屯留縣南△潞縣北。
縣故赤翟潞子國也。其相豐舒,有俊才,而不以茂德。晉伯宗數其五罪,使荀林父滅之。闞駰曰:有潞水,爲冀州浸,即漳水也。作按《燕書》,王猛與慕容評相遇於潞川也,評鄣固山泉,鬻水與軍,入絹匹,水二石。無佗大川,可以爲浸,所有巨浪長湍,惟漳水耳,故世人亦謂濁漳爲潞水矣。縣北對故臺壁,漳水逕其南,本潞子所立也,世名之爲臺壁。慕容垂伐慕容永於長子,軍次潞川。永率精兵拒戰,阻河自固,垂陣臺壁,一戰破之,即是處也。漳水於是左合黃鬚水口。水出臺壁西張諱巖下,世傳巖赤則土離兵害,故惡其變化無常,恆以石粉汙之,令白,是以俗目之爲張諱巖。其水南流逕臺壁西,又南入於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