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酈道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水三
△又東至華容縣西,夏水出焉。
江水左迆爲中夏水,右則中郎浦出焉。江浦石迆,南派屈西,極水曲之勢,世謂之江曲者也。
△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湧水出焉。
江水又東,湧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湧口。《春秋左氏傳》所謂閻敖遊湧現而逸者也。二水之間,謂之夏洲。江水又逕南平郡孱陵縣之樂鄉城北,吳陸抗所築,后王濬攻之,獲吳水軍督陸景於此渚也。
△又東南,油水從西南來注之。
又東,右合油口,又東逕公安縣北,劉備之奔江陵,使築而鎮之。公聞孫權以荊州借備,臨書落筆。杜預克定江南,罷華容置之,謂之江安縣,南郡治,吳以華容之南鄉爲南郡,晉太康元年改曰南一也。縣有油水,水東有景口,口即武陵郡界。景口東有淪口,淪水南與景水俁。又南通澧水及諸陂湖,自此淵潭相接,悉是南蠻府屯也。故側面江有大城,相承雲倉儲城,即邸閣也。江水左會高口,江浦也右對黃州。江水又東得故市口,水與高水通也。江水又右逕楊岐山北,山枕大江,山東有城,故華容縣尉舊治也。大江又東,左合子夏口。江水左迆北出,通於夏水,故子曰夏也。大江又東,左得侯臺水口,大江右得龍穴水口,江浦右迆也。北對虎洲。又洲北有龍巢,地名也。昔禹南濟江,黃龍夾舟,舟人五色無主。禹笑曰:吾受命於天,竭力食民。生,性也。死,命也,何憂龍哉?於是二龍弭鱗掉尾而去焉,故水地取名矣。江水自龍怫而東,得俞口,夏水泛盛則有,冬無之。江之北岸,上有小城,故監利縣尉治也。又東得清塢土二口,江浦也。大江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江水左得包括筐上口,秋夏水通下口。上下口間。相距三十餘裏。赭要下即楊子洲,在大江中。二洲之間,常若蛟害。昔荊佽飛濟此,遇兩蛟,斬之,自扣突起有所患矣。江之右岸則清水口,口上即錢官也。水自牛皮山東北通江,北對清水洲,洲下接生江洲,南即生江口,水南通澧浦,江水左會飯筐下口,江浦所入也。江水又右得上檀浦,江溠也。江水又東逕竹町面,江中有觀詳溠,溠東有太洲,洲東分爲爵洲,洲南對湘江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