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鄉秀才省闈觀光 老貢生寓樓談藝 (第1/3頁)
【清】歐陽鉅源黃世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卻說江南鎮江府屬,有一個小地方,叫做諫璧,不過三四百戶人家,大半是務農爲生的。其中有一家姓殷的,頗有積蓄,在這三四百戶中,要算魁首了。這殷家有個兒子,名喚必佑。
自幼留心書史,到了二十歲上,恰值學臺歲試,報名應考,不知不覺的高高進了,自然榮耀非常。就有鎮江城裏大戶人家,請去教讀,一年也可賺四五十吊錢的束脩。況且殷必佑本是有家,過的日子便着實寬裕了。那年碰着朝廷恩典,特開恩榜,端午過了,看看已是乞巧之期,殷必佑便告訴東家,要去南京鄉試。東家自是應允。殷必佑一面整頓鋪蓋以及考籃、書箱之類,預備動身;一面找了一個老童生同他代館。等到中元一過,殷必佑打開皇曆,檢了一個破日,約了幾個同伴,徑往南京。
看官,你道殷必佑爲何要檢破日呢?原來是取破壁而飛的預兆。
話休煩絮。且說殷必佑順風順水,不上三日,到了南京。
進了旱西門,尋到石壩街預先租定的寓所。歇息了一兩日,進場錄遺。案發又高高的取了,準其一體鄉試。殷必佑自是歡喜,每日在寓裏養精蓄銳,專等秋風一戰。
到了初八一早抽身而起。隔夜由東家那裏借來的小廝將喫食買辦齊備,殷必佑一樣一樣放入考藍,還對別人說:“這是功名大事,不可草率。”收拾好了,將辮子挽了個疙瘩,把一件千針幫的背心穿在裏面,還有什麼銅邊近光眼鏡,毛竹旱菸管,戴的戴在臉上,拿的拿在手裏。東家那裏借來的小廝,一手把考籃扛在肩上,跟着殷必佑,一路吆喝着直奔貢院而來。
遠遠的看見“天開文運”的燈籠點得輝煌耀目。
殷必佑往人山人海里搶將進去,早聽得丹徒縣門斗在那裏唱名了。殷必佑心中喫了一驚,側着耳朵仔細一聽,還不到一半。自忖道:“還好,還好!我虧得是錄遺場裏取的,名字還在後頭,要是有了正科舉,名字排在前頭,不早早點過了嗎?”
等了一會,點到他了,接了卷子,一看是月字四號。打開天地玄黃的扇子一找,巧巧在東文常引着東家那裏借來的小廝,進了龍門,找着月字號。號軍把他的考籃接了去,歸了號。東家那裏借來的小廝替他鋪好號板,釘起號簾,這纔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