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南嶽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詞曰:春事多闌,相思不斷,權門忽地求姻眷。暫將才子認東牀,那知竟遂東牀願。彩筆驚人,珠簾隔面,河東三鳳堪同羨。想應端爲此入來,雕龍繡虎筵前獻。
右調《踏莎行》話說那柔玉小姐,聽得韓香之言,一驚不小,忙忙問道:"我家隱居深山,是甚禍事?"韓香道:"小姐你還不知麼,這件禍事卻是從三位小姐身上來的。朝中有個權臣越公楊素,他是隋家開國元勳,權傾中外,性極剛戾。不知他怎生知道我家有三位小姐,於今特差一個官兒,齎了聘禮來到,說他越公聞得三位小姐都是傾國傾城之貌,要求一位與他兒子做親,若肯依允,便無他說;倘若不允,他便要下手我家哩。"柔玉小姐道:"天啊,此事如何是好?"韓香道,"小姐莫惱,於今卻又恭喜小姐了。"柔玉小姐道:"你敢發癡麼,既是這般禍事到了,安有喜事,難道老爺將我許了楊家不成?"韓姐道:"不是,不是。老爺見楊家人到,一時無計推脫,只得權將蔣官人假作大女婿,張官人假作二女婿,顧官人假作三女婿。我想別事都權得,這件事可是權得的?將來三位小姐,定屬他三人,恰好小姐許了蔣官人,豈不可喜!"柔玉小姐聞言不語。韓香道:"待妾再去打聽,看老爺怎生打發那差官,起身再來報與小姐。"話分兩頭。再說華刺史,備了千金厚禮送那差官,託他婉辭。又請出蔣青巖和張澄江、顧躍仙三人來,與差官相會。那差官見了他三人,心中想道:"聞他三個女兒都是國色,這三個女婿,卻也都是天人,若比俺那楊公子,及得他哪一件來!
於今這華老既送我恁般厚禮,我自當替他婉辭,倘越公不信,也只索由他。"當夜華刺史盛席待那差官。蔣青巖和張、顧三人相陪。他三人此時歡喜非常,盡情痛飲,料想這段姻緣,一定要弄假成真,胸中到覺感激那楊素老兒。
次日,打發那差官回頭去了。華刺史進到中堂,與夫人愁眉相對,道:"我們隱居深山,只道可以全生遠害,不料那權臣還放我不過。於今雖是暫時回他去了,還不知後事如何。我想三個孩兒都已生成,蔣家郎君和那張澄江、顧躍仙三人,品格不凡,門楣相敵,只不曾面試英才。我昨日既將他三人抵答那差官去了,他三人未必不信以爲真,我到不好處得。我的意思,今夜備一個酒席,到書院中與他三人作謝,席間便考他們一考,若是才學超羣,我便認真,將女孩兒許他,不知夫人意下如何?"華夫人喜道:"老爺所見極是,妾身初見蔣家侄兒的人品,聞他未曾娶妻,妾身就要與老爺商議,要將柔玉孩兒許他,因老爺抱恙,未暇及此。後來又聞得那張澄江和顧躍仙兩人的人品,都出類超羣,若使三個孩兒得嫁了他三人,真是快事。料他三人定有真才實學,也未必便考得倒他,妾身即刻就去分咐廚下備酒便了。"華刺史說罷,便起身走出書院中來。卻說蔣青巖和張澄江、顧躍仙三人,也正在那裏商量。蔣青巖道:"我們三人在此,原無他望,單爲想着這段婚姻。小弟細觀家姑父昨日的舉動,多半是借我們行權,其實未決。他夜間必出來陪我們飲酒,兩兄都要着實恭敬,認真翁婿,看他怎生說話,萬一他口氣不改,我們便各尋一物爲定。"張澄江道:"我有琥珀鴛鴦扇墜一枚。"顧躍仙道:"我有碧玉鎮紙一方。"蔣青巖道:"我有秦時宮鏡一面。"正說間,伴雲走來報道:"姑老爺來了。"蔣青巖和張、顧三人一齊來迎住,果然比往日加倍謙恭,張澄江定不肯與華刺史對坐。華刺史道:"澄江兄,今日何以過謙至此?"張澄江道:"往日是通家子侄,還可假借;今日乃翁婿至親,名分有在,豈敢僭越?"華刺史聞言,笑而不答,彼此謙之再三,華刺史也無可奈何,只得說道"老夫昨日示愛,權借兩兄作退兵之計,婚姻之約,尚容思議,兩兄何以這般認真?"顧躍仙道:"老先生何出此言,天下事皆可以行權,曾未聞權作夫婦之禮。令愛小姐雖是千金豔質,晚生輩亦非碌碌庸人,若恐胸中抱負疏淺,聽憑老先生當面考試便了。"華刺史道:"老夫所以疑俟之故,正爲此耳。
觀兩兄人品氣概,自是高才飽學,老夫信之久矣。但小女輩,病在略知文墨,都要老大當面請教一番,他才深信。"張澄江道:"如此極妙。且擇人而事,自古賢女皆然,請老先生即刻命題給韻,限以時刻。"華刺史道:"如此請坐了,待老夫進去就來。"華刺史忙進內宅,向華夫人道:"那張、顧兩生,十分將婚姻之事認真,情願面試。夫人你可速去分咐廚子,將酒席擺在大廳上,將屏門邊都掛了簾子,你領三個女孩兒坐在簾內,觀他吟詠。"夫人聞言,一把喚過韓香到跟前,與之說其緣故,叫他去請三位小姐整妝到前廳,看那三個才子做詩;一面催廚下襬酒。華刺史自己走到房中,向書架上取了三張錦箋,箋上都寫了詩題,題下限了韻,一樣折得方方的,籠在袖中。又喚過韓香來,分咐道:"外面上席之時,你可攜了琵琶在簾內,聽我揮使。"韓香領命。
外面書童進來稟道:"大廳上酒席已擺設齊備了,屏門上的湘簾已掛了,請老爺安席。"華刺史隨即起身,走到廳上,着院子去請蔣青巖、張澄江、顧躍仙三人上席。他三人忙整衣冠,喜孜孜前來聽考,一齊來到廳上。華刺史也笑臉相迎,一個一個打恭安席。四人坐定,蔣青巖和張澄江、顧躍仙見簾內隱隱躍躍,那香氣一陣陣飛透出來,知道是三位小姐在內看他三人吟詠,他三人一發添了許多詩興。酒過三巡,華刺史便向袖中取出那三張錦箋,捏在手中,向張澄江、顧躍仙二人說道:"老夫放肆了,拈有三個題目在此,連青巖舍內侄也要請到一二。"蔣青巖笑道:"如此方見姑父公道。"華刺史道:"老夫還有一說,舍下有一義女,善彈琵琶,於今老夫着他在簾內,待三位題目到手,令他彈一曲來陪,如曲終而詩不就者聽罰。"蔣青巖和張澄江、顧躍仙三人一齊道:"此事極妙,可作將來一段佳話。"華刺史然後將那三張錦箋放在一個大花瓶內,向他三人問道:"三位年齒孰長?長者請先開一題。"蔣青巖聞言,便向張澄江、顧躍仙拱手道:"小弟告僭了。"說罷,伸手向瓶中取出一張錦箋來,箋上寫着:"題西子採蓮圖",得"子"字,要五言古詩一首。蔣青巖尚未看完,只聽得琵琶已響,一個書童捧了文房四寶,立在蔣青巖身邊。蔣青巖喜孜孜提起筆來,揮如夙構,一揮而就,呈到華刺史面前道:"草草完命,幸賜塗抹。"華刺史連忙雙手接過,細細觀看。那詩道:昔日有佳人,芳名號西子。
清晨自浣紗,暮作採蓮女。
游魚各驚散,鴛鴦復高翥。
同伴愧不如,持花謬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