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南嶽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詞曰:着急促郎行,有個懸眸處。難得傾城性更賢,今古稀奇事。
爲惜女如花,特選乘龍婿。依舊當年醉里人,想見歡滋味。
右調《卜算子》話說柔玉小姐正要將袁太守的一節事問蔣青巖,聽得生香說蔣青巖在樓上,連忙起身望綰春樓來。將出後門,生香悄悄向柔玉小姐說道:"適間我同韓姐在樓上,撞見相公上樓來,叫我到樓下走走,說要和韓姐說話,不知說甚麼,小姐快走去聽聽看。"小姐聞言,笑了一笑,曉得蔣青巖要與韓香敘舊,自己到不好上樓去。要轉回前面,又恐華夫人問他,只得住了腳,坐在近樓一塊太湖石上,讓蔣青巖和韓香完事。一雙眼卻望着那綰春樓的前窗。直過了兩頓飯時,才聽得蔣青巖叫生香。
柔玉小姐方纔起身到樓上來,正撞着蔣青巖下樓。蔣青巖見柔玉小姐來了,疑是生香去請來的,不好意思,只得笑臉相迎,道:"聞你在岳母處閒談,不知談些甚麼,我正要來竊聽,不料你就來了。"柔玉小姐笑道:"我們談的是揚州袁太守之事。"蔣青巖聽了這句話,不覺面紅耳赤,半晌無言。只得和柔玉上樓來,對面坐下,說道:"那揚州之事,實勢不由己,連日正要相告,又恐你見怪,所以遲疑。"柔玉小姐道:"相公差矣,相公向日若不依從那袁太守之婚,妾與相公焉有今日!安非妒婦,頗達情理,相公不必多疑。那袁太守憐才擇婿,也非惡意,相公須急早去完親,莫教那袁小姐懸望。"蔣青巖先時只道柔玉小姐見怪,於今聽了這篇話,深服柔玉小姐之賢,連忙深深一揖,道:"聽小姐之言,真是古今未有的賢婦,到是我無知人之明瞭。我與袁太守原約定在此完親之後纔去,此時也可去矣,正待與小姐商議前去,了此一段心事。今既承慨許,我則日便與岳父說知,五七日內動身便了,便我與小姐新婚未入,未忍遽別,奈何?"柔玉小姐道:"相公,你乃豪傑丈夫,何出此言!雖新婚未久,此去亦是大事,又非萬里之行,何離別之足道乎!但望相公前途保重,餘不足慮。"蔣青巖聞柔玉之言,反覺自己多此一番兒女之態。柔玉小姐問道:"那袁小姐多少年紀,喚甚名字,生得如何?"蔣青巖道:"他是八月十五生,名喚秋蟾,今年十六歲了,人品在小姐和碧煙之下,在韓香之上,也曾讀書,向在他父親書房中見他作一首新月詩,大有才情。"柔玉小姐道:"我又得一快友矣,可喜可喜。相公可記得他那新月詩麼?"蔣青巖道:"也還記得。"便念與柔玉小姐聽。柔玉小姐聽了,讚道:"清新俊逸,真女中才子,我不及也。相公此去,須早些帶他到山中來,大家唱和,萬勿久留宮署,使妾懸望。"這柔玉小姐真個難及,不但不妒,且是越說越喜,巴不得那秋蟾小姐立刻就到他跟前,和他相聚唱酬。兩人商議已定,柔玉小姐偷眼望着韓香房中,見韓香還在妝臺前整鬢哩。柔玉小姐絕不提起,心下常要叫蔣青巖收他做個側室,反慮着父母上,恐怕看薄了蔣青巖,所以遲遲有待。
次早,蔣青巖梳洗完畢,便到前廳來,將他要往揚州完親的話對華刺史說知。華刺史道:"正是,此事也不宜太遲了,恐袁太守只道是小女不賢。"忙叫書童取歷日過來,替蔣青巖看起身的日子。看了一回,說道:"後日二十六日,是出行吉日,賢婿就起身吧。"蔣青巖連連應諾。張澄江和顧躍仙兩人也道他要回去省母,華刺史也許了。當日各人收拾行李。到二十六日飯後,各坐了大轎,一齊起身。
話分兩頭,且說那袁太守,自蔣青巖別後,時時想念。一日公事稍暇,坐在書房中看書,忽然掀出秋蟾小姐的新月詩來,見那詩後又添一首詩,字跡與小姐全不相同。再看那詩,卻也做得和小姐的不相上下,就是和韻之作。袁太守甚是驚訝,忙喚書童來問道:"我這書房中曾有何人進來?"書童道:"沒有。"袁太守罵道:"好胡說,小姐這詩箋上,明明是甚人和一首詩在上面,怎說沒有?"書童道:"是了,是了。是向日蔣姑爺在衙中等候老爺之時,偶然到此,他在書中看見,和在上面的。"袁太守方纔釋然,心中喜道:"原來蔣生也有這等高才,真可謂才品兩全了,便是我女孩兒這般才學,也該叫他曉得。"忙忙拿着這詩箋走到秋蟾小姐房內,將詩箋遞與他道:"孩兒,這是你的新月詩,後面不知是何人和了一首在上,你看他做得如何?"秋蟾小姐聞言道:"孩兒的詩在父親書房中,怎得有人看見?"袁太守道:"你且看這詩做得可好,我再對你說這和詩的人便了。"秋蟾小姐將那詩細細看了,果做得好,說道:"此詩下筆風流,命詞大雅,句句是新月,非名手不能。"袁太守笑道:"我兒好眼睛,這便是那蔣家郎君做的。"夫人在旁問道:"蔣家郎君在那裏看見,幾時和的?"袁太守便將書童之言對夫人說知,夫人道:"我向見蔣家郎君的人品不凡,也料他定有大才,不想果然,可喜可喜。"秋蟾聽說,心中也暗暗歡喜,將這詩箋收入袖中。袁太守同夫人走到中堂,曲指一算,向夫人道:"蔣家郎君已去四個月,此時想已到華家完過親了,我們也須備辦妝奩,恐他來到。"夫人道:"老爺此言有理,何不取過筆硯來,將所要的物件開出一篇帳來,及早備辦:至於一切金珠首飾之類都是有的,不必費力。"袁太守聞言,正要叫丫頭去取筆硯,忽聽得外面傳梆書童拿進一本殿試錄來,稟道:"這是京中來的一本殿試錄,送報人送來的。"袁太守一時忘卻了,驚訝道:"今歲又非大科年分,那得有殿試錄。"忽然想起來:"是了,是了。這是前日奉旨選用舊紳子弟的試錄。連忙開看,只見一甲第一名是蔣巖,建康府人。"袁太守大驚,向夫人道:"奇哉,奇哉,蔣家郎君竟中了狀元!"夫人也驚訝道:"只怕未必是他,他向時不曾說他要進京的話。"袁太守道:"怎麼不是他,世上那有同名同姓又同府的事,他當日在此起身之時,那要他們舊紳子弟進京應試的旨意還未下,想是後來在建康見了旨意,起身去的,此時料已入翰林,正在京中哩。他就要告假歸娶,也要到秋間。"夫人聞言.喜出非常,忙去報與秋蟾小姐知道,秋蟾小姐聞之,暗暗慶幸,輕綃和岫雲兩個丫頭及衙內大小都來向小姐賀喜。袁太守心中喜甚,當下走出後堂,傳進那個送報的人來,當面說道:"適才那殿試錄上的蔣狀元,是本府的姑爺,你們報房中也該先來報喜。"那送報人聞言,忙忙扣頭,道:"小人們不知,容明日再來補報便了。"袁太守道:"你明日來報,本府自有賞錢。"那送報人領命去了。這是袁太守要人知道蔣狀元是他的女婿,以防蔣青巖背盟之意。果然次日絕早,那報房中派了四個人,買了一張雙紅大紙,上寫道:捷報本府太爺貴姑老爺蔣諱巖,殿試一甲第一名,欽授翰林院修撰。
京報人:高元、賀相、黃甲、宮保。
這四人拿了這張報單,一齊報到府堂上來,正值袁太守早堂,見這四人來報喜,便分付將報單貼在大堂上,賞了報子十兩喜錢。當時衙門中人及同寅各官都曉得了,齊來恭賀。不數日,揚州城內城外,人人都說太爺的女婿中了狀元,那同寅的京官及揚州的士紳,因此在太守面上愈加趨奉。袁太守十分快意,竭力備辦嫁妝,單候蔣青巖來完親。
光陰荏苒,不覺暑退涼生,金風動樹,早是八月下旬了。
忽有杭州司李,是袁太守的舊人,任滿欽取進京,打揚州經過,來拜望袁太守。袁太守偶然問道:"老年臺在任時,可知有個蔣生字青巖的在湖上住麼?"那司李道:"曉得,此人是個少年真名士,今已中了狀元,半月前奉旨歸娶,在湖上住了幾日,小弟去相會過,後來又到紹興去了。"袁太守聞得此言,打發那司李去了,即便進行與夫人說知,要差人去賀蔣青巖。商量已定,當下修了一封書,備了一份極豐厚整齊的賀禮。次日差四個家人前往蔣青巖身邊去,就將書札交付四人,賞他二十兩盤纏,分付道:"你們四人星夜到西湖上蔣姑爺家去,我問蔣姑爺已往紹興,你四人可要他家下一個院子,引你四人同到紹興尋蔣姑爺,將書札文明,候蔣姑爺同來,作速前去,不可有誤。"四人領命,即刻起身去了,按下不提。再說蔣青巖和張澄江、顧躍仙三人自山中起身,四日便到了杭州。張、顧二人各自分頭回家去了。蔣青巖也回到家中,家中大小都來叩見。次日,府縣各官聞他三人完親回來,都來賀喜。第三日蔣青巖早去問候張、顧兩家的老夫人,便約了張澄江、顧躍仙兩人一齊出城,同到靈隱寺去拜謝自觀和尚。到了寺中,衆僧都來迎接,蔣青巖問道:"你自觀大師一向安穩麼?"衆僧齊齊答應道:"自觀大師已圓寂過了。"蔣青巖、張澄江、顧躍仙聞言,一齊驚訝道:"是幾時圓寂的,誰人是他的付法?"衆僧道:"是八月八日午時圓寂的,受付法的就是大師向日的那個沙彌。"蔣青巖道:"快請那沙彌相會。"內中一僧連忙去請,不一會,那沙彌到來了。蔣青巖等三人細看那沙彌,就是向日在山門外邀他三人進去喫茶的。那沙彌也認得他三人,便上前問訊。蔣青巖等三人一齊起身見禮,那沙彌道:"先師限滿西歸,知三位居士功成名遂,必過荒山,留下十六字,付小僧達上。"說罷,便向袖中取出一條紙兒來,遞與蔣青巖等三人,他三人接到手中,展開同看,那紙條上寫着四言四句:三鳳重來,老僧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