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黃小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話說潘學士勸令同周庸祐預備禮物,好來拜謁王爺。周庸祐就猛然想起自己在上海攜帶了兩個絕色的佳人,又隨帶有二十來萬銀子,正好作爲進見王爺之禮,因此拜託潘學士尋條門路,引進王爺府去。那時正是寧王當國,權傾中外的時候,王府裏就有一位老夫子,姓江名超,本貫安徽的人氏,由兩榜翰林出身,在王府裏不下數年,十分有權有勢,因他又有些才幹,寧王就把他言聽計從。偏是那王爺爲人生性清廉,卻不是貪賄賂弄條子的人,惟是有個江超在那裏,少不免上下其手,故此求見王爺的,都在江翰林那裏人馬。叵耐寧王惟江翰林之言是聽,所以說人情、求差使的,經過江翰林手上,就沒有不準的了。這時潘學士先介紹周庸祐結識江超,那江超與潘學士又是有師生情分,加以金錢用事,自然加倍妥當。
閒話休說。那一日,江翰林正在寧王面前回覆公事,因這年恰是駐洋公使滿任的時候,就中方討論何人熟得公法,及何人合往何國。江翰林道:“有一位由廣東來的大紳,是從洋務裏出身的,此人很懂得交涉事情,只是他資格上還不合任得公使,實在可惜。”寧王道:“現在朝里正要破格用人,若然是很有才幹的,就派他前往,卻也不妨。但不知他履歷是個什麼底子?”江翰林道:“正爲此事,他不過一個新過班的道員,從前又沒有當什麼差使,晚生說他不合資格,就是這個緣故。”
寧王道:“既然是道員,又是新過班的,向來又沒有當過差,這卻使不得。只若是他有了才情,還怕哪裏用不着?究竟此人是誰呢?”江超道:“晚生正欲引此人進謁王爺。他是姓周,名喚庸祐,年紀不上四十,正是有用的時候。王爺若不見棄,晚生準可引他進來拜謁。”寧王道:“也好,就由你明天帶他來見見便是。”江超聽了,拜謝而出。
次日,江翰林即來拜會周庸祐,把昨兒寧王願見及怎麼說,一五一十,對周庸祐說來。周庸祐聽得王爺如此賞識,心上早自歡喜,就向江翰林說道:“這都是老哥周全之力,明天就煩老哥一發引小弟進去。但有點難處:因小弟若然獻些禮物,只怕王爺不受,反致生氣。若沒有些敬意,又過意不去,怎麼樣纔好?”江超道:“這事都在小弟身上,改日代致禮物,向王爺說項便是。”周庸祐不勝之喜,江超就暫行辭別。
次日,即和周庸祐進謁。原來那寧王雖然掌執全權,有些廉價,究竟是沒甚本領的人,只信江超說周庸祐有些能耐,他就信周庸祐有能耐。所以周庸祐進謁時,正自驚懼,防王爺有什麼盤問,心上好不捋上捋落。誰想王爺只循行故事的問了幾句,不過是南方如何風景,做官的要如何忠勤而已。周庸祐自然是對答如流,弄得寧王心中大喜,即訓他道:“你既然到京裏,權住幾天,待有什麼缺放時,自然發放去便是。”周庸祐當堂叩謝,即行辭出,心裏好生安樂。次日,即把從上海帶來的妓女小霞小寶二人,先將小霞留作自己受用,把小寶當作一個選來的閨秀,進侍王爺;又封了十萬銀子,遞了一個門生帖,都交到江超手上。那江超先將那妓女留作自己使用,哪裏有送到王府去。隨把十萬銀子,截留一半,適是時離寧王的壽辰不遠,就把五萬銀子,說是周某獻上的壽禮送進。寧王收下。
自古道:“運至時來,鐵樹花開。”那一年既是駐洋欽差滿任之期,自然要換派駐洋的欽使。這時,就有一位姓鍾喚做照衢,派出使往英國去。那鍾照衢向在北洋當差,故此在京裏絕好手面,竟然派到英國。自從諭旨既下,謝恩請訓之後,即往各當道辭行。先到寧王府叩拜,寧王接進裏面,隨意問道:“這回幾時出京?隨行的有什麼能員?”那鍾照衢本是個走官場的熟手,就是王爺一言一語,也步步留神。在寧王說這幾句話,本屬無心,奈自姓鐘的聽來,很像有意,只道他有了心腹之人,要安插安插的,就答道:“晚生料然五七天內準可出京了,只目下雖有十把個隨員,可借統統是才具平庸的,盡要尋一個有點本領的人,參贊時務,因此特來王爺處請教。”寧王一聽,就不覺想起周庸祐來,即說道:“這會十分湊巧,目下廣東來了一位候補道員,是姓周的,向從洋務裏出身,若要用人時,卻很合適。”鍾照衢道:“如此甚好,倘那姓周的不棄,晚生就用他作一員頭等參贊,只統求王爺代爲轉致。”寧王聽罷,就點頭說一聲:“使得。”
鍾照衢拜辭後,寧王即令江超告知周庸祐。周庸祐聽了,實在歡喜,對着江超跟前,自不免說許多感恩知己的話。過了一二天,就具衣冠來拜鍾照衢。鍾照衢即與他談了一會,都是說向來交涉的成案,好試周庸祐的工夫。誰想周庸祐一些兒不懂得,遇着鍾照衢問時,不過是糊糊混混的對答。鍾照衢看見如此,因忖一個參贊地位,凡事都要靠他籌策的,這般不懂事,如何使得?只是在寧王面前應允了,如何好翻悔?唯有後來慢地打算而已。因說道:“這會得老哥幫助,實是小弟之幸。
待過五七天,就要啓程,老哥回去時,就要準備了。”周庸祐答一聲“是”,然後辭回。一面往叩謝寧王及江超,連天又在京裏拜客,早令人打了一封電報,回廣東府裏報喜。又着馮少伍派人送香屏姨太太來京,好同赴任。
這時,東橫街周府又有一番熱鬧,平時沒事,已不知多少人往來奔走,今又因周庸祐做了個欽差的頭等參贊,自然有那些人到來道喜,巴結巴結,鎮日裏都是車馬盈門。因周庸祐過班道員時,加了一個二品頂戴,故馬氏穿的就是二品補褂,登堂受賀。先自着人覆電到京裏,與周庸祐道賀,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