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制敵】兵何難?曰:難乎制敵。曷難乎制敵?曰:古者六師之中,士不能皆銳,馬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利,故其兵必有上、中、下輩。力扼虎,射命中,捕敵敢前,攻壘敢先乘,上兵也。習行陣,曉擊刺,進而進,退而退,中兵也。奔則蹶,負則喘,迎刃而殪,望敵而走,下兵也。凡上兵一支中兵十,中兵十支下兵百。此非獨吾有,敵亦不無也。爲將者不以計用之,而曰敵以上兵來,吾無上兵乎?以中兵來,吾無中兵乎?以下兵來,吾無下兵乎?然則勝負何時而決也。夫勝負久而不決,不能無老師費財。吾故曰難乎制敵也。若其善兵者則不然。堂然而陣,填然而鼓,視敵之兵有挺刃大呼而爭奮者,此其上兵也,以吾下兵委之。吾進亦進,吾退亦退者,此其中兵也,以吾上兵乘之。滿鏃而向之,其色動,介馬而馳之,其轍亂者,此其下兵也,以吾中兵襲之。夫如此,敵之上兵樂吾下兵之易攻也,必盡銳不顧而擊之,吾得以上兵臨其中,中兵臨其下,此皆以一克十,以十克百之兵也,焉往而不勝哉!是則敵三克吾一,而吾三克敵二。況其上兵雖勝,而中兵、下兵即既爲吾克,其勢不能獨完,亦終爲吾所並耳。噫!一失而三得,與三失而一得,爲將者宜何取耶?昔田忌與齊諸公子逐射,孫臏見其馬有上、中、下,因教之曰:“以君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忌従之,一不勝而再勝,卒獲千金。夫臏之說乃吾向之說也。徒施之射,是以知其能獲千金而止耳,苟取而施之兵,雖穰苴、吳起,何以易此哉!

【嚳妃論】《史記》載帝嚳元妃曰“姜原”,次妃曰“簡狄”。簡狄行浴,見燕墮其卵,取吞之,因生契,爲商始祖。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忻然踐之,因生稷,爲周始祖。其祖商、周信矣,其妃之所以生者,神奇妖濫,不亦甚乎!商、周有天下七八百年,是其享天之祿以能久有社稷,而其祖宗何如此之不祥也。使聖人而有異於衆庶也,吾以爲天地必將構陰陽之和,積元氣之英以生之,又焉用此二不祥之物哉。燕墮卵於前,取而吞之,簡狄其喪心乎!巨人之跡隱然在地,走而避之且不暇,忻然踐之,何姜原之不自愛也。又謂行浴出野而遇之,是以簡狄、姜原爲淫佚無法度之甚者。帝嚳之妃,稷、契之母,不如是也。雖然,史遷之意,必以《詩》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厥初生民,時維姜原。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而言之。籲!此又遷求《詩》之過也。毛公之傳《詩》也,以鳦鳥降爲祀郊禖之候,履帝武爲従高辛之行。及鄭之《箋》而後有吞踐之事。當毛之時,未始有遷《史》也。遷之說出於疑《詩》,而鄭之說又出於信遷矣。故天下皆曰:聖人非人,人不可及也。甚矣,遷之以不祥誣聖人也。夏之衰,二龍戲於庭,藏其漦,至周而發之,化爲龜,以生褒姒,以滅周。使簡狄而吞卵,姜原而踐跡,則其生子當如褒姒以妖惑天下,奈何其有稷、契也。或曰:然則稷何以棄?曰:稷之生也,無菑無害,或者姜原疑而棄之乎?鄭莊公寤生,驚姜氏,姜氏惡之。事固有然者也。吾非惡夫異也,惡夫遷之以不祥誣聖人也。棄之而牛羊避,遷之而飛鳥覆,吾豈惡之哉?楚子文之生也,虎乳之,吾固不惡夫異也。

【管仲論】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戎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桓公薨於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則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及其亂也,吾不曰豎刁、易牙、開方,而曰管仲。何則?豎刁、易牙、開方三子,彼固亂人國者,顧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後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後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顧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吾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曰豎刁、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嗚呼!仲以爲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爲人矣乎,桓公聲不絕乎耳,色不絕乎目,而非三子者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相慶矣。仲以爲將死之言,可以縶桓公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仲。有仲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少三子之徒?雖桓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餘者,仲能悉數而去之邪?嗚呼!仲可謂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爲無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於桓、文。文公之纔不過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寬厚,文公死,諸侯不敢叛晉,晉襲文公之餘威,得爲諸侯之盟主者百有餘年。何者?其君雖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亂塗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夫天下未嘗無賢者,蓋有有臣而無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復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書有記其將死,論鮑叔、賓須無之爲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爲是數子者皆不足以託國,而又逆知其將死,則其書誕謾不足信也。吾觀史鰍以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故有身後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復有賢者而後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明論】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慮有所及,有所不及。聖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賢人以其所及而濟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喪其所及。故聖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賢人之治天下也以時。既不能常,又不能時,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後可以常,以其所及濟其所不及,而後可以時。常也者,無治而不治者也。時也者,無亂而不治者也。日月經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無用此區區小明也。故天下視日月之光,儼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於今而未嘗可以一日無焉。天下嘗有言曰:叛父母,褻神明,則雷霆下擊之。雷霆固不能爲天下盡擊此等輩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時而不測也。使雷霆日轟轟繞天下以求夫叛父母、褻神明之人而擊之,則其人未必能盡,而雷霆之威無乃褻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聖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獨愛夫賢者之用其心約而成功博也,吾獨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勞而功不成也。是無他也,專於其所及而及之,則其及必精,兼於其所不及而及之,則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將曰是惟無及,及則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竊笑也。齊威王即位,大亂三載,威王一奮而諸侯震懼二十年。是何修何營邪?夫齊國之賢者,非獨一即墨大夫,明矣。亂齊國者,非獨一阿大夫,與左右譽阿而毀即墨者幾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譽阿而毀即墨者幾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約而成功博也。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舉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歷數之至於九,而不知其一,不如舉一之不可測也,而況乎不至於九也。

【辨姦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疏潤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昔者羊叔子見王衍曰:“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陽見盧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孫無遺類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見者。以吾觀之,王衍之爲人,容貌言語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然不忮不求,與物浮沉,使晉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百千,何従而亂天下乎?盧杞之奸,固足以敗國,然而不學無文,容貌不足以動人,言語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従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誦孔、老之言,身履夷、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以爲顏淵、孟軻復出,而陰賊險狠與人異趣,是王衍、盧杞合而爲一人也,其禍豈可勝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巨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爲大奸慝,豎刁、易牙、開方是也。以蓋世之名而濟其未形之患,雖有願治之主、好賢之相,猶將舉而用之,則其爲天下患必然而無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孫子曰:“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爲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於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三子知聖人污論】孟子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污。”吾爲之說曰:污,下也。宰我、子貢、有若三子者,其智不足以及聖人高深幽絕之境,而徒得其下者焉耳。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有若曰:“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之盛也。”是知夫子之大矣,而未知夫子之所以大也,宜乎謂其知足以知聖人污而已也。聖人之道一也,大者見其大,小者見其小,高者見其高,下者見其下,而聖人不知也。苟有形乎吾前者,吾以爲無不見也,而離婁子必將有見吾之所不見焉,是非物罪也。太山之高百里,有卻走而不見者矣,有見而不至其趾者矣,有至其趾而不至其上者矣。而太山未始有變也,有高而已耳,有大而已耳。見之不逃,不見不求見,至之不拒,不至不求至。而三子者,至其趾也。顏淵従夫子遊,出而告人曰:吾有得於夫子矣。宰我、子貢、有若従夫子遊,出而告人曰:吾有得於夫子矣。夫子之道一也,而顏淵得之以爲顏淵,宰我、子貢、有若得之以爲宰我、子貢、有若,夫子不知也。夫子之道,有高而又有下,猶太山之有趾也。高則難知,下則易従。難知,故夫子之道尊;易従,故夫子之道行。非夫子下之而求行也,道固有下者也。太山非能有趾,而不能無趾也。子貢謂夫子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夫子不悅。夫有其大,而後能安其大;有其小焉,則亦不狹乎其小。夫子有其大,而子貢有其小。然則無惑乎子貢之不能安夫夫子之大也。

【利者義之和論】義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乎小人邪,求宜乎君子邪。求宜乎君子也,吾未見其不以至正而能也。抗至正而行,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然則義者,聖人戕天下之器也。伯夷、叔齊殉大義以餓於首陽之山,天下之人安視其死而不悲也。天下而果好義也,伯夷、叔齊其不以餓死矣。雖然,非義之罪也,徒義之罪也。武王以天命誅獨夫紂,揭大義而行,夫何恤天下之人?而其發粟散財,何如此之汲汲也?意者雖武王亦不能以徒義加天下也。《乾·文言》曰:“利者,義之和。”又曰:“利物足以和義。”嗚呼!盡之矣。君子之恥言利,亦恥言夫徒利而已。聖人聚天下之剛以爲義,其支派分裂而四出者爲直、爲斷、爲勇、爲怒,於五行爲金,於五聲爲商。凡天下之言剛者,皆義屬也。是其爲道決裂慘殺而難行者也。雖然,無之則天下將流蕩忘反,而無以節制之也。故君子欲行之,必即於利。即於利,則其爲力也易,戾於利,則其爲力也艱。利在則義存,利亡則義喪。故君子樂以趨徒義,而小人悅懌以奔利義。必也天下無小人,而後吾之徒義始行矣。嗚呼難哉!聖人滅人國,殺人父,刑人子,而天下喜樂之,有利義也。與人以千乘之富而人不奢,爵人以九命之貴而人不驕,有義利也。義利、利義相爲用,而天下運諸掌矣。五色必有丹而色和,五味必有甘而味和,義必有利而義和。《文言》之所云,雖以論天德,而《易》之道本因天以言人事。說《易》者不求之人,故吾猶有言也。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70年代的穿越人員

70年代的穿越人員

檸檬味糖
關於70年代的穿越人員: 宋知雨大學畢業後,勤勤懇懇“搬磚”誰知一招穿越打的措手不及。誰知在這個世界上混的風生水起,娃娃一個接着一個來,誰能告訴她怎麼養娃娃。
其它 連載 43萬字
[星際]不想歸來的王者

[星際]不想歸來的王者

夏嵐
其它 連載 56萬字
陸青鸞宇文寒翼

陸青鸞宇文寒翼

戰王爹爹,神醫孃親的馬甲又掉了
【甜寵 虐渣 雙強雙潔 大爽文……】陸青鸞一穿越就被某死男人,強送了三個萌寶,好在她馬甲多,帶着娃虐渣渣,掐白蓮,滅綠茶,一樣沒落下。三寶炸翻京城,她正爽的不要不要的,某權勢滔天的男人居然找上門來,“生了本王的娃,還想跑?”大寶:“你誰啊?我們的爹爹死好多年了。”二妞:“墳頭的草據說都有你這麼高了……”三寶:“啊,難道爹爹詐屍了?快打死這個死殭屍,...
其它 連載 14萬字
畢業後我當了龍王

畢業後我當了龍王

林知落
龍二代薛沉慘遭暗算,意外流落凡間,只能借了具肉身,低調發育。 . 在人間,薛沉認識了英俊混血兒簡蘭斯,兩人頻頻遇上妖怪作亂。 簡蘭斯把薛沉護在身後:別怕,我是獵龍騎士的後代,有屠龍之力,我會保護你的! 薛沉鎮
其它 完結 65萬字
從下山開始無敵

從下山開始無敵

秦來貓
簡介:秦龍爲查詢多年前的家族真相與三位傳奇師姐告別,毅然下山,橫推四方! ps:本文殺伐果斷、主角不聖母、不管閒事,純熱血爽文!
其它 連載 303萬字
秦彥蘇夢妍的小說

秦彥蘇夢妍的小說

小生喫豆腐
秦彥幫助前妻成爲江都首富,換來的是離婚和淨身出戶!\r\n前妻:“明天帶着你女兒滾出我的房子!”\r\n當日!\r\n大佬:“告知全族嫡系,明天是秦爺喬遷之喜,務必放下手中的所有事務,爲秦爺搬家!違者,逐出族門!”
其它 連載 46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