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修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卻說劉其光辭了少年,跳上車,吩咐到南粵試館去。那南粵試館在順治門外,是前清潮惠嘉三屬所建。這幾年來,因舉行知事考試,那班前清縣太爺、法政畢業生,梯航萬里來京候考的,都把這試館做了稅駕之地,一時便熱鬧起來。
那第二進的西院住了個應試人,姓謝號應辰,是廣東法政專門學堂的畢業生,年約三十六七歲,是個精明強幹雅俗共賞的人物。他眼看着民國知事因縣治歸併以後,比着前清和縣體制較崇,利源益大,便欣然鑬被入都。人家的應試是下了本錢來的,只有他心裏打了個絕妙主意。非但不肯先下本錢,並且還想趁此做些買賣。什麼買賣呢?原來他有一種絕等的本領,凡是名畫師真跡,只要他一經摹臨,便與真本無異。他有個聯手好友,姓胡名哲卿,是南中鐵筆名手。兩人狼狽着,應辰摹畫了贗本,便由哲卿摹刻了圖章印上,然後薰染紙色,裝錦書籤,真個神完氣足,不走一絲。
哲卿先已在京,充前清春官滎陽公記室。見那些達官顯宦,承受了前清同光的流風餘韻,品書論畫,囂然滿都,卻都是些掠面浮光,全沒個正法眼藏。不要說宋元以上真僞無從鑑別,便是四王諸品也只有含糊猜測罷了。因想"可惜應辰沒來,要有了他時,這班以耳爲目的骨董家,正不知要收受多少假貨呢。"卻好政府舉行第一次知事考試,想應辰是有應試資格的,便寫了封信去,把京裏書畫家的手眼笑罵到個淋漓盡致。後面引着呂布向魏武語說道:"’公爲大將,得布爲之助,天下不足平也。’應辰於意如何?"應辰接了這封信,那有不願的。便一面還信給哲卿,一面竭畢生奇技,預備好了幾種,便橐載入京,暫借試館西院住下。好得考期尚遠,由着哲卿引進,着實識了幾個大人物。
哲卿居停滎陽公原也是翰苑出身。只二十年來,此調不彈已久,若問他書畫時,卻免不得要拱手敬謝。這天公事完了,銜了支雪茄煙,踱到哲卿書室來閒談。只見哲卿正臨窗坐着,面前案上橫了個手卷,不消打開,只看那玉軸古錦,便知不是平常書畫賈手裏的東西哩。哲卿一見滎陽公,歡然立起身來。
滎陽公走到案旁,拿着手卷看時,見一條玉版題簽上寫着"織錦圖遼陽寶氏籤"八個字,笑道:"竹筠尚書的鑑別是不差的,可惜後人無狀,散佚的多了。"說完,將卷子打開來。
有三尺多長的綾頭,接着一張古絹,黝然涵彩,便覺得古香可接。那絹上畫着蘇蕙織錦。曲檻一桁,秋窗半啓,窗內露着半個美人,蛾眉斂黛,鳳髻低雲,一彎玉腕支着腮,像在那裏聽着什麼,大有佳人不至,所思千里之態。窗外一叢鳳仙含蕊初花,有一隻紡織娘伏在瓣下,把窗外秋聲、窗前愁思曲曲描盡。
下鈐着松雪畫章。滎陽公見了,已嘖嘖不止。哲卿更從旁指點着道:"這畫朱若點脂,綠如疊翠,且不必論,只那衣折色相,便足徵宋大家畫無疑了。"滎陽點着頭,再把卷子打開,看見中印着"萬幾宸翰之寶",接着是管夫人書迴文全圖,字是簪花,墨留形馥,下鈐小印,只一角上略黴漶了些。滎陽公看了一回,哲卿道:"向下看罷!"便一手接過來,將後幅打開。第一段是明季瞿式耜的跋語。
滎陽公道:"脂香粉豔的《織錦圖》,加上這鐵膽忠肝人的跋語,愈覺掩映生輝。只既是真跡,怎竟沒元明賞鑑家的一章一字呢?"哲卿笑道:"怎的沒有?這不是’鈐山堂珍藏"之章麼?這不是’臣印士奇’麼?其餘像’紅豆山房’等印章,朱篆斑爛,不一而足。未後便是寶竹筠一跋。"滎陽相國見了,自是讚歎不已,問:"這是新得的麼?"哲卿笑道:"不要說某是個窮書生,沒福得此哩,便是肯出一兩千金,怕畫主人也捨不得便讓呢。"說完,把卷子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