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折 (第2/2頁)
關漢卿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衙內雲)老宰輔不要我還席,好快活也。咱則一家一計,喫個盡興方歸。(正末唱)“太平令”拚了個醁醁沉醉,直喫的盡興方歸。(衙內雲)從今後一家一計。(正末唱)龐衙內有權有勢,更和俺包龍圖一家一計。你若是這裏,等的,也不消半刻。我可便剮的你身軀粉碎。
(雲)筵前無樂,不成歡樂。婁青,與我喚將個歌者來。(旦兒領倈兒上跪科,雲)冤屈也。(正末雲)兀那婦人,你告誰?(旦兒雲)我告龐衙內。(正末雲)衙內,他告你哩。(衙內雲)咱則一家一計。(正末雲)衙內,那婦人說你強要了他生金閣兒,是也不是?(衙內雲)恰纔那個閣兒便是。(正末雲)說你強要他爲妻,又將他男兒郭成殺壞了,是也不是?(衙內雲)是我鬥他耍來。(正末雲)又將嬤嬤推在井中身死,是也不是?(衙內雲)也是,也是。(正末雲)婁青,將紙墨筆硯來,着衙內畫個字者。(婁青雲)理會的。爺依着畫個字,左右一家一計。(衙內雲)是我來,是我來。我左右和老包是一家一計。(正末做努嘴科,雲)婁青與我拿下去。(婁青做拿科,雲)爺,請出席來,左右一家一計。(衙內雲)老兒。你敢怎麼?(正末雲)婁青,將枷來,將龐衙內下在死囚牢裏去。(婁青做拿枷套衙內科,雲)衙內,請上枷。(衙內雲)老兒,這個須不是一家一計?(正末雲)一行人聽我下斷:龐衙內倚勢挾權,混賴生金閣兒,強逼良人婦李氏爲妻,擅殺秀才郭成,又推嬤嬤井中身死,有傷風化,押赴市曹斬首示衆。嬤嬤孩兒福童,年雖幼小,能爲母親報仇,到大量才擢用。將龐衙內傢俬,量給福童一分爲養贍之資。郭成妻身遭凌辱。不改貞心,可稱節婦,封爲賢德夫人。仍給龐衙內傢俬一分,護送還鄉,侍奉公婆。郭成特賜進士出身,亦被榮名,使光幽壤。(旦兒、倈兒同拜謝科)(正末詞雲)則爲這龐衙內倚勢多狂狡,擾良民全不依公道。窮秀才獻寶到京師,遇賊徒見利心生惡。反將他一命喪黃泉,恣姦淫強把佳人要。老嬤嬤生推落井中,比虎狼更覺還兇暴。論王法斬首不爲辜,將家緣分給諸原告。李幼奴賢德可褒稱,那福童待長加官爵。若不是包待制能將智量施,是誰人賺得出這個生金閣?
題目李幼奴撾傷似玉顏正名包待制智賺生金閣§§王仲文王仲文,大都人,生卒年已無考。由金入元,約元世祖中統年間在世。元代前期雜劇作家。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劍氣騰空”。惜其所作雜劇十餘種,僅《救孝子賢母不認屍》一種傳世,另有兩支佚曲輯存。
從現存劇目看,王仲文的創作大多取材於歷史故實。唯《救孝子賢母不認屍》是作者攝取現實生活題材而創作的一本社會公案劇。這也許是此劇得以留傳的重要原因。從內容上看,此劇只是一個情節戲。作者並未對現實作過分的暴露,主人翁李氏雖對司法制度進行了抨擊,在檢屍和法庭上兩次聲辯,痛快淋漓,見出作家的筆力,但劇中官吏斷案行事只是手續上馬虎不認真,並末見貪贓枉法。這對於官場的譏刺怨懟,是較爲溫和而審慎的。反映了作家思想上的侷限性。從藝術上看,全劇結構較緊湊,語言當行本色,文詞優美,人物富有個性。但情節稍有疵漏,明顯帶有肇始階段我國元人雜劇不事細雕和斧鑿的痕跡。
§§救孝子賢母不認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