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任情需索洋將投書 故意把持奸臣誤國 (第2/2頁)
【清】元和觀秋齋主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照此看來,你道那六條中也非十分無禮,當場許了他兩三條,駁了他兩三條,便可了結。況且此翻洋船在廣東福建敗了兩次,碰着浙江這個烏撫臺,隨手得了定海,洋船也不算大勝,中國也不算大敗。就是一條不准他,也是中國不錯。那時召集大兵,和洋船大殺一場,收回定海,有何難處?可恨京中大員,都是膽小同老鼠一般,只道失了定海,不知道洋船怎麼利害,個個慌張。因此那奸臣琦善趁着當兒,一手拿住大權,把持起來。
原來那時天津道陸道臺曾進一道稟貼,說道,洋人文書內這六條,三條是大些,三條是小些,大的不準,小的準了,外國人就沒口可開,事在速行,不可遲緩。豈知那奸臣琦善一味含糊,他自己思量道,如此大事,若使頃刻了結,不見我們手段。莫如拖延下去,待洋將催得緊急,事勢危險,皇上定必請我商量,我那時要東就東,要西就西,豈非都是我一人作主麼?
暗暗思量定當,一面只向洋人說道,這事尚待仔細清查,將來必須重辦林則徐的罪,請你靜候調度。
洋將伯麥等了半月,沒有迴音,着人催問。那琦善只是不理,一連五六次,派來通事,都是空手回覆,洋人因此大怒。
卻好那時皇上下了一條聖旨,着派琦善爲欽差大臣,速到廣東料理一切。琦善奉到聖旨。正好藉此推託,便自己思量道,這事在天津完結,究竟還不容易,不如待我到了廣東再說。
洋船轉舵南下,仍向浙江一帶而來。那時林欽差曾奏上一本,說道,洋船不多,不必怕他,目下斷斷不可同他講和;至於定海失守,臣待琦欽差到了廣東,立刻到浙江戴罪立功,總在臣一人身上,要把定海收復,報答國家,決不誤事,勿勞聖慮。
這本奏摺到了京城,可恨軍機處竟私下藏着,並不進呈御覽。因此皇上不知細情,被琦善一味欺矇。
欲知後事,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