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卻說山顯仁到後廳,與羅夫人、小姐將御賜禮物檢點,商量道:"金銀表禮,還是賞賜,御書才女四字。與玉尺、金如意,此三物真是特恩,卻放在何處?"羅夫人道:"既賜女兒,就付女兒收入臥房藏了。"山顯仁道:"朝廷御物,收藏臥房,豈不褻瀆。明日聖上知道不便。"羅夫人道:"若如此說,卻是沒處安放。"山顯仁道:"我欲將大廳東旁幾間小屋拆去,蓋一座樓子,將三物懸供上面,就取名做’玉尺樓’,也見我們感激聖恩之意,就可與女兒爲讀書作文之所,夫人你道何如?"羅夫人道:"老爺所論甚妙。"商量停當。
到了次日,山顯仁就吩咐聽事官,命匠蓋造。真是宰相人家,舉事甚易,不上一月,早已蓋造停當。即將御書的四個大字鑲成匾額,懸在上面。又自書玉尺樓一匾,掛在前楹。又打造一個硃紅龍架,將玉尺、金如意放在其上。周圍都是書櫥書架,牙籤錦軸,琳琳琅琅。四壁掛的都是名人古畫墨跡。山黛每日梳妝問安畢,便坐在樓上拈弄筆墨,以爲娛樂。
此時山黛的才名滿於長安,閣部大臣與公侯國戚、富貴好事之家,無不備了重禮,來求詩求字。山顯仁見女兒才十歲,無甚嫌疑。又是經皇帝欽賜過的,不怕是非,來求的便一概不辭。
此時天下太平,宰相的政務倒也有限。府門前來求詩文的,真是絡繹不絕。一日,有個江西故相的公子,姓晏名文物,以恩蔭官,來京就選,考了一個知府行頭,在京守候。聞得欽賜才女之名,十分欣慕,便備了十分厚禮,買了一幅綾子,一把金扇,親自騎馬來求。原來山小姐,凡有來求詩扇的,都是一個老家人袁老官接待收管。這日,晏文物的禮物綾扇,老家人就問了姓名登帳收下,約定隨衆來取。晏文物去後,老家人即將禮物交到玉尺樓來。不期小姐因老夫人有恙,入內看視,不在樓上。老家人就將禮物綾扇交與侍妾,叫她稟知小姐。不知侍妾放在一個櫥裏,及小姐出來,因有他事忙亂,竟忘記了稟知小姐。
及臨期,各家來取詩文,人人都有,獨沒有晏公子的綾扇。晏公子便發急道:"爲何獨少我的?"老家人着忙,只得又到玉尺樓來問。一時查不着,只得又出來回覆晏公子道:"晏爺的綾扇,前因事忙,不知放在哪裏,一時沒處查。晏爺且請回,明日查出來再取吧。"晏公子聽了大怒道:"你莫倚着相府人家欺侮我,我家也曾做過宰相來。怎麼衆人都有,獨我的查不出來。你可去說,若肯寫時,就寫了;若不肯寫時,可將原物還了我。"老人家見晏公子發話,恐怕老爺知道見怪,因說道:"晏爺不消發怒,等我進去再查。"老家人才回身,晏公子早跟了入來。跟到玉尺樓下,只見樓門旁貼着一張告示說道:"此樓上供御書,系才女書室,閒人不得在此窺覷。如違,奏聞定罪。"晏公子跟了入來,還思量發作幾句,看見告示,心下一跳,便不敢做聲,躡着足悄悄而聽。只聽見老家人在樓上稟道:"江西晏爺的綾扇曾查出嗎?"樓上的侍妾應道:"查出了。"老人家又稟道:"既查出了可求小姐就寫",公子直入,親自在樓下立等過了一晌。"又聽見樓上吩咐老家人道:"可請晏老爺少待,小姐就寫"。晏公子親耳聽見,滿心歡喜,便不敢言,只在樓前階下踱來踱去等候。
卻說小姐在樓上查出綾子與金扇,只見上面一張包紙寫着:"江西晏閣老長孫晏堯明,諱文物,新考選知府,政事文章頗爲世重,求大筆讚揚。"小姐看了微笑道:"甚麼人,自稱政事文章!"又聽見說樓下立等,便悄悄走到樓窗邊往下一窺,只見那個人頭戴方巾,身穿闊服,在樓下斜着眼拐來拐去。再細細看時,卻是個眇一目,跛一足之人。心下暗笑道:"這等人,也要妄爲。"便回身將綾子與金扇寫了,叫侍妾交與老家人,傳還晏公子。晏公子打開一看,其中詩意雖看不出,卻見寫得飛舞有趣,十分歡喜,便再三致謝而去。正是:詩文自古記睚眥,怒罵何如嬉笑之。
自是登徒多醜態,非關宋玉有微詞。
晏公子得了綾子與詩扇,欣欣然回到寓處,展天細看,因是草書看不明白。卻喜得有兩個門客認得草字,一一念與他聽。只見扇子上寫:三臺高捧日孤明,五馬何愁路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