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吳師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微之《連昌宮詞》,多重用韻“竹”“速”“錄”“屋”“續”等。《漁隱叢話》載古人重用韻甚多,而未及此。
“有客來相問,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此賀水部詩。賀,唐末五代時得道者。東坡以五詩紀其事,詳見《汪浮溪集》。名亢,陳後山所爲作傳者。
沈存中雲:“婺州金華山有松石。”陸龜蒙《笠澤叢書》:“松石爲琴薦。”姜特立《松石歌》:“壺山柏木不足道,康幹節理由人爲。”注:“壺山有柏,半化爲石,餘是堅木。回紇康幹河有松,人斫之投水中,三年化爲石,節理皆松也。”陸放翁《斷碑嘆》雲“二蕭同起南蘭陵,正如文叔與伯升。至今人悲大蕭死,齎恨不見梁家興”云云,蓋詠蕭懿祠堂碑也。懿忠而衍篡,事具史傳明甚多而翁誤乃如此。又《籌筆驛》雲:“一等人間管城子,不堪譙叟作降箋。”按《三國志》譙周爲後主畫降策,而降表乃卻正所爲,亦誤也。
昔人譏王介甫“殘菊飄零滿地金”之句,以秋英不比春花落,公引《楚詞》爲證。或謂“落”,初也,始也,如落成之落。愚謂《楚詞》“落英”與“墜落”對言,屈子似非指“落”爲“始”者,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硃子不釋“落”字,亦闕疑之意。硃文公贈人詩云:“知君亦念我,相望平聲兩諮嗟。”今按“望”字作去聲讀自可;而注平聲者,豈以其音之調乎?文公之於詩,其精如此。
轆轤出入用韻,必有奇句乃可,如李師中送唐介詩是也。若句韻建黨,用此何爲。又必用韻連而聲協者,若東冬、寒山、爻豪、清青之類,今人乃間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
舊作集句,用東坡“庭下已生書帶草”句對唐人“馬頭初見米囊花”,以爲的切。近閱張祐詩,有云“碧抽書帶草,紅節米囊花”,已有此句矣。
舊得黃可玉《江行小藁》,讀其《望九峯山》詩云“看山如覓孟萬年,君自求之眉睫間。病翁生愁午睡去,舟行失卻九峯山。前瞻數點頗銛銳,沿流計程只此是”云云,愛其意新而語佳。後閱程致道北山集望九華山詩序雲:“船發大雲倉五十里許,顧江南衆江中,有數峯奇爽特異,一見即知其爲九華,問篙人,果然。”因知褚季野於廣會中識孟萬年,正應如此,黃豈嘗見此邪?不然,則詩人胸次之妙,固有不約而同者。
唐子西詩文皆精確,前輩謂其早及蘇門,不在秦晁下。以予評之,規模意度,殆是陳無己流亞也。世稱宋詩人,句律流麗,必曰陳簡齋;對偶工切,必曰陸放翁。今子西所作,流佈自然,用故事故語,融化深穩,前乎二公已有若人矣。《劉後村詩話》嘗舉十餘聯,考其集中,蓋不勝舉也。《春日郊外》詩“水生看欲到垂楊”,絕句“疑此江頭有佳句,爲君尋取卻茫茫”,簡齋有“水光忽到樹”及“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之句,非襲用其語,則亦暗合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