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東方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葬者乘生氣也。
生氣即一元運行之氣,在天則周流六虛,在地則發生萬物。天無此則氣無以資,地無此則形無以載,故磅礴乎大化,貫通乎品彙,無處無之而無時不運也。陶侃曰: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固有。蓋亦指此雲耳。且夫生氣藏於地中,人不可見,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後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則地理之能事畢矣。
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
五氣即五行之氣,乃生氣之別名也。夫一氣分而爲陰陽,析而爲五行,雖運於天,實出於地。行則萬物發生,聚則山川融結。融結者,即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
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
父母骸骨爲子孫之本,子孫形體乃父母之枝,一氣相蔭,由本而連枝也。故程子曰: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惡也,地美則神靈安,子孫盛,若培壅其根而枝葉茂,理固然也,惡則反是。蔡季通曰:生死殊途,情氣相感,自然默與之通,今尋暴骨,以生人刺血滴之而滲入則爲親骨肉,不滲則非,氣類相感有如此者,則知枯骨得蔭,生人受福,其理顯然,不待智者而後知也。或謂抱養既成,元非遺體,僧道嗣續亦異所生,其何能蔭之有?而不知人之心通乎氣,心爲氣之主,情通則氣亦通,義絕則蔭亦絕,故後母能蔭前母子,前母亦發後母兒,其在物則蔞藪螟蛉之類是也,尚何疑焉。
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父母子孫本同一氣,互相感召如受鬼福,故天下名墓在在有之,蓋真龍發跡,迢迢百里,或數十里結爲一穴,及至穴前,則峯巒矗擁,衆水環繞,疊嶂層層,獻奇於後,龍脈抱衛,砂水翕聚。形穴既就,則山川之靈秀,造化之精英,凝結融會於其中矣。苟盜其精英,竊其靈秀,以父母遺骨藏於融會之地,由是子孫之心寄託於此,因其心之所寄,遂能與之感通,以致福於將來也。是知人心通乎氣,而氣通乎天,以人心之靈,合山川之靈,故降神孕秀以鍾於生息之源,而其富貴、貧賤、壽夭、賢愚靡不攸系,至於形貌之妍醜,並皆肖象山川之美惡,故嵩嶽生由尼丘孕孔,豈偶然哉?嗚呼!非葬骨也,乃葬人之心也,非山川之靈,亦人心自靈耳。世有往往以遺骨棄諸水火而無禍福者,蓋心與之離故也。
是以銅山西崩,靈鍾東應。
漢末央宮一日無故鍾自鳴,東方朔曰:“必主銅山崩應。”未幾,西蜀果奏銅山崩。以日揆之,正未央鐘鳴之日也。帝問朔何以知之,對曰:“銅出於山,氣相感應,猶人受體於父母也。”帝嘆曰:“物尚爾,況於人乎?昔曾子養母至孝,子出母欲其歸,則齧指而曾子心痛。人凡父母不安而身離侍側,則亦心痛,特常人孝心薄而不自覺耳。故知山崩鐘應,亦其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