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藝九世同居 (第1/4頁)
關漢卿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折
(正末領大末、二末、三未淨行錢上)(正末雲)老夫姓張名公藝,壽張縣人氏。嫡親的四口兒家屬。老夫所生三個孩兒,大的張悅,第二張王羽,第三個張英。大的個治家,第二個習文,第三個習武。這三個孩兒,傢俬裏外,都是俺這三個孩兒的。自北齊至隋,到今九世同居。曾蒙兩朝旌表門閭,人呼爲義門張氏。老夫自來仗義疏財,爲鄉里欽敬,尊稱曰長者相呼。目今聖人治世,上託着萬萬歲主人洪福,下託着祖宗陰德,似我這般人家,天下罕有也。(大末雲)父親,有甚麼修身齊家的事,訓教您兒者。(正末唱)“仙呂”“點絳脣”九世同居,故家喬木,傳今古。則俺這遠近宗族,端的是上下皆和睦。
“混江龍”尊卑有序,俺一團和氣靄門閭。立身的有士農工賈,傳家的有禮樂詩書。想着那累代功名天下有,似俺家滿門忠孝世間無。爲男的孝於父母,做女的善侍公姑。人力衆數百家眷,田宅廣無限倉庾。親戚同高樓大廈,朋友共肥馬輕車。樂天年幽居田野。播芳聲喧滿江湖。但存忠孝以齊家,不求榮顯學幹錄。常能如此,更待何如。
(大末雲)父親,想咱一家兒人家,自祖宗以來,九世同居,富貴奢華,皆因是祖宗陰德也。(正末雲)您衆孩兒不知,我說與你聽者。(唱)“油葫蘆”似俺般富貴榮華天付與,俺端的心自足。(大末雲)喜遇明君治世。(正末昌)時遇着舜天堯日樂安居,堪嘆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蘭聚,自北齊千乘君,大隋仁聖主,省差徭免賦稅加優恤,見如今旋表耀門閭。
(二末雲)俺祖輩以來,多受皇家褒獎也。(正末唱)“天下樂”兩度天書出帝都,家也波聲,傳父祖,一家兒孝慈成化俗。士民俱讚揚,鄉閭皆敬伏,俺端的播清風一萬古。
(大末雲)父親,今日是八月個五日月旦之日,中堂上設祭祀之禮,請父親拈香。(正末雲)着行錢抬過那香卓來者。(淨行錢做抬香卓科,雲)偌多的人,偏要使我做着這個,行錢好不氣長也!我抬過香卓來了。(正末拈香科,雲)老夫張公藝,自祖宗以來,九世同居,上託着明君治世,國泰民安,俺一家兒虔誠告祝也。(唱)“那吒令”銀臺燒絳燭,祥煙散華屋。沉檀炷寶護,輕風飄翠縷。金盃奠醁醑,清香噴玉壺。陳饌饈,排樽俎,排列在階除。
“鵲踏枝”左右行列昭穆,定親疏,追思這祖考音容,洋洋乎在生規模。再拜虔誠告祝,保護一家兒上下無虞。
(大末雲)拜告已畢,請父親升堂,以序長幼之禮。(正末雲)今日月旦,子孫中居長者,各分班次。(二末做見科)(正末雲)張文玉近前,所習何業?(二末雲)您兒攻書哩。(正末雲)讀甚麼書?(二末雲)父親,您孩兒雪案螢窗朝夕勤勞,攻習經史,您孩兒無書不讀。託祖宗遺德,父親餘蔭,學成滿腹詩書。您孩兒聞知大開學校,招賢納士,您孩兒待要應舉走一遭。(正末雲)孩兒也,聖人道:學則庶民之子爲公卿,不學則公卿之子爲庶民也。孩兒的便是也。(唱)“寄生草”你做須做文章伯,學則學君子儒,可不道書中自有千鍾粟。你爲人要比連城玉,濟時須作擎天柱。(帶雲)孟子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唱)你達時腰金佩紫掌絲綸,不達時淪黃數黑尋章句。
(三末做見科)(正末雲)張武傑所習何業?(三末雲)您孩兒學武藝哩。(正末雲)吾聞詩禮傳家,此子棄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讀武經七書麼?(三末雲)您兒讀來。(正末雲)用兵貴乎隨機應變,勿學趙括,膠柱鼓瑟,不能成其事也。(三末雲)父親,您孩兒學成滿腹兵書戰策,如今聖主,選用良才,招納四方傑士,您孩兒文武兼濟,若到舉場,必然重用。得了一官半職,光顯門閭,可不好那!(正末唱)“幺篇”你學濟世安邦策,按六韜三略書。則要你識安危動變驅兵旅,察虛實攻守安營戍,分奇正左右依行伍,但能夠雄赳赳虎豹帳中居,煞強如冷清清鸚鵡洲邊住。
(雲)老夫年紀高大,也無多神思。孩兒每衆多,也有爲官的,也有守莊產的,也有爲商賈的,齊向前來,聽我訓誨也。(唱)“六幺序”我這裏頻囑付,孩兒每自喑伏。休得恣荒淫酒色歡娛,爲儒的早趁三餘,篤志詩書休得閒遙遙惰卻身軀。少年莫道儒冠誤,索將他經史熟讀。聖人言不貳過不遷怒,修其天爵,人爵從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