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岸督戰的日軍第二十一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一見部隊已經登上了北岸,正與支那守軍激戰,便一面讓手下的部隊繼續渡河,一面通知師團裏的工兵聯隊上前架橋。日軍不斷的登上北岸,守軍雖然也在奮力的反擊,但是日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守在一線陣地上的守軍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
在後面觀戰的五四六團團長莊韜和五四七團團長張靈甫都有些着急,一但讓日軍在北岸站穩了腳,這仗就更難打了,二人商議了幾句後,決定動用火炮對渡過河的日軍進行打擊。二個團加在一起有超過三十門的迫擊炮,還有十門七五步兵炮,考慮到日軍炮火的反擊,所以十門七五步兵炮先不用,而是讓迫擊炮分散開使用。
三十門迫擊炮分成了十個小組,每個小組三門炮,打光三發炮彈就轉移。這也是不得己之下的一種游擊戰術吧。果然迫擊炮的襲擊起到了作用,日軍登上北岸的士兵紛紛倒在了迫擊炮的炮火之下。而當日軍的炮火對迫擊炮進行報復時,迫擊炮已經打完三發炮彈轉移了。
就這樣,守用利用迫擊炮的游擊戰術和地堡工事中的輕重機槍把日軍牢牢的圧制在了北岸的河堤之下,一整天,這些日軍都無法再接近陣地前一步。不過在一天的時間裏,日軍的工兵部隊成功的在河面上架起了二座浮橋,有了二座浮橋做爲保障,日軍就可以自由的通過大張涇河了。
十一月十九日,上海北面的戰線上形式發生了變化,原來通過反擊在薀藻浜以北建立了陣地的二十一集團軍,頂不住日軍從三個方向上的進攻,死傷慘重後,被迫撤回了薀藻浜南岸,這場戰鬥讓二十一集團軍傷筋動骨。其中第七軍一七零師五一零旅旅長龐漢楨少將犧牲,一七一師五一一旅旅長秦霖少將犧牲,同時還有十餘位團長犧牲,下面的軍官和士兵犧牲的不計其數。
而日軍並不放過機會,集中了第三、第九、第十三、第一零一四個師團,強渡薀藻浜,攻擊**的薀藻浜防線,最終突破了防線,兵鋒直指由**第十八師駐守的大場鎮。大場鎮是上海市北面的戰略要地,也是整個淞滬北面戰場的核心,更是所有部隊物資給養的集散地,同時也是從北面和東面進入上海固態公路的最後一道屏障,大場的得失關係到了凇滬戰役的成敗,因此大場鎮不容有失。
薀藻濱防線被突破之後,中路軍總司令朱紹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馬上電令國軍十八師、二十六師、六十七師嚴守廟行、大場。此時其餘的國軍部隊都後撤至上海北站至江灣一線修築的陣地上。這樣,廟行、大場成了整個防線的突出部。國軍的三個師經過了艱苦的抗擊,暫時止住了日軍的進攻。
不拿下大場和廟行那就無法向上海市內繼續進攻,大場和廟行成了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王下達了命令,要日軍集中兵力,儘快拿下大場和廟行這一要地。於是日軍的第九、第十三、第一零一師團從正面,第十一、十六師團從側面同時向大場和廟行發起了攻擊。
日軍調集了各種口徑火炮數百門,還有數百架飛機對着大場、廟行地區狂轟亂炸,大場和廟行方圓數里之地面,炸成了一片焦土。轟炸之後,日軍又出動了數十輛戰車,與守軍爭奪胡家橋、塔河橋、走馬塘等處陣地。**的三個師頂不住日軍的進攻,只能步步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