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時,思想就在這靜默中傳遞。
所以他要堅持住,讓報刊撐的時間久些,以影響更多的年輕人。
話題轉回來,方纔談到《火與冰》的完結,市面上早已流傳各種盜版。這種事無可避免,《桃源報》的出版社只好抓緊時間,發行自己的版本。好在張斯的號召力極強,即或是盜版遍地,《火與冰》也輕鬆地躍過了百萬的數字。
它在報上的位置空缺了出來,得補上另一本。
張斯毫不猶豫地拿出了一本書,交給了編輯,讓她按時更新,不得隨意更改內容。編輯唯唯,這個是個慣例,根本無需他交代。不說如今的地位,即便他初次連載小說,也沒人敢改他的文章。
擺正一看,名字與《火與冰》一樣,給人一種黑色的感覺:《傳統下的獨白》《火與冰》的原作者,是北大的餘傑,才華橫溢,思想獨特,言辭犀利……他曾經崇拜過一個人,臺灣的李敖先生。而《傳統下的獨白》正是李敖的代表作,自付梓之後,流傳甚廣,影響過許多人。
張斯選擇這一本,將使得他在評論界再進一步,而退路也越來越少了。
最先出現在報端的,是一篇序言,他從李先生其它文章中特意摘出來的,放在書前,以示己意。
“我深信的人生哲學很簡單:能少做一分懦夫,就多充一分勇士;能表白一下真我,就少戴一次假面;如果與覆巢同下,希望自己不是一個太狼狽的‘壞蛋’;如果置身釜底,希望自己不做俎肉,而是一條活生生的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