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有頭腦聰穎,感覺準確的觀衆說:“張斯將李賽格召回來,自然是有道理的。以他如今的聲望,與第一次的窘迫不同,想與他合作的演員,可以排出一條長隊。由此可見,他確有打算,可能是想複製《活埋》的成功。
但那樣一部電影,又如何複製呢?
倒是能記得,有某幾個傢伙,在《活埋》之後,想借着風潮,賺些好處。但拍出來的東西,實在羞於見人。邏輯錯亂,漏洞百出,表演誇張,劇本糟糕……那已經不能說是電影了,所以結果都比較悽慘。偷雞不成蝕把米,原也在意料之中。
只能說,《活埋》誕生於某種巧合,並不適於複製。即算是它的原導演,希望也不是很大,在我看來,這絕非一個好的選擇……”
民衆的好奇心,始終被吊着。
大家實在想看看,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所以跟着劇組的記者很多,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想尋到點痕跡。而外界的猜測與評論,始終不曾停止。楊雨薇不知使了什麼手段,在裏面攪動風潮,讓大家保持着熱情,期待着作品的上映。
這些都沒有干擾到張斯,他已經在市中心,指揮拍攝了。
李賽格有些不在狀態,被他訓斥了幾回,才慢慢找回感覺。隨着拍攝的推進,越來越入戲,舉手投足之間,全是主人公的神態。張斯漸漸放下心,因爲這部仍然算是獨角戲,主演的好壞,對影片影響極大。
看着李賽格的模樣,他知道,這部電影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