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瑜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旋律如同有人在耳邊低聲訴說, 讓人不由自主側耳傾聽,唱那一部分的少年閉上眼,清澈的嗓音跟着旋律一起傾訴,這一段既是情人的思戀,也有親人的回憶和友人的離別,聽着聽着,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導演和編劇們,也紅了眼眶。
《聽見》初看時,似乎是一首情歌,整首歌的中心思想是懷念,懷念着懷念着,漸漸地似乎能從回憶裏聽到離開那人的聲音,能聽到被留下那人的痛苦。
整首的旋律都很輕緩,就如歌名,這是一首需要被安靜傾聽的故事。
直到李清宴提出不同的想法,他將歌詞重新解析,分別用情人、親人和友人三個不同的角度,再一次幫他們代入歌詞,之前一直找不到感覺,說自己沒有戀愛經驗的練習生們瞬間茅塞頓開,也重新理解了歌詞。
《聽見》不單單是一首情歌,它更像是一封信,寫給曾經的遺憾,也寫給未來的重逢或相遇,它的音樂裏不只是輕緩的訴說,也有激烈的爭吵和強烈的負面情緒,而這一段旋律正是改變的重點,也將是整個舞臺最大的記憶點。
人們常常對美好產生嚮往,卻更容易對遺憾發出共鳴。
李清宴提出他的想法時,《聽見》的練習生們便已經認同了他老師的身份,不論他是否具有專業的唱跳本領,單單從他對音樂的理解就絕對當得上他們的老師,隨着一起訓練的時間增加,練習生們更是確信了這一點。
可是直到今天,這段完全用音樂代替了語言的旋律出來,他們才徹底心服口服。
如果說之前的服氣,是因爲他的身份,因爲他的性格,現在的服氣纔是真真正正從內心發出,完完全全的尊敬。
李清宴還在一遍遍彈奏剛剛的旋律,他總覺得還能更好,所以每一次都會做出細微的調整,希望達到一個最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