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仔細研讀於子林就發現了端倪。
今天來的兩百人中,大部分也是從城裏逃過來的,鄉下的比較少。但這些人卻對封州城中是什麼情況,說得很模糊。
比如這個王小二,卷宗上是賣早飯的,在城裏支了個攤子。如今封州城大亂,每天都有人被殺,他就倉皇帶着家中老母逃到了連州。
他比第一批到達連州的難民晚了整整四天,哪怕他帶着個老母親,走得再慢,肯定也比第一批難民晚個兩三天出發纔對。但對城裏的情況,他卻說,他很害怕,不敢出門,所以不清楚狀況,後來見左鄰右舍又不少人攜家帶口逃出了封州,他也跟着人逃了出來。
若於子林沒做過這麼多年的地方官員,可能會信他這番說辭。
但於子林這幾年跟百姓打過不少交道,他深知普通百姓對糧食對財物的執着。
王小二是賣早點的,家中定然囤積了不少糧食與炭火。在這種年代,糧食就是百姓的命根子,他們母子倆老老實實躲在家裏,幾個月都不會缺喫的,不比貿然逃出封州城更好?
逃到連州,一百多里的距離,路不好走,還帶着五六十歲的老母親,途中會遇到什麼很難說。而且他們沒什麼細軟,財物都捨棄了,到連州後靠什麼爲生?總不能帶着腳步蹣跚的老母上街乞討吧?
於子林在將這份盤問記錄抽了出來,然後繼續往下看。
熬夜看完後,他發現了四個比較可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