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顧元白點了點頭,視線往下,將前十名看了一遍後問道:“前三名的卷子在哪?”
禮部尚書將卷子遞給顧元白,顧元白先看了一下諸位考官的審批,又去看了這三人的策論。
今年的策論是顧元白親自擬定的,一是三問大恆朝農生政策,二是問邊關互市,這樣的題目很容易寫大,但要是寫小、寫到細枝末節,纔是不容易的事。
一是爲考察舉子們是否腳踏實地着於國之根本,二是顧元白想看看他們的目光是否短淺。若是迂腐不開竅的書呆子,那還不如不錄用。
和顧元白觀點一致的人被錄用,觀點迂腐不統一的人將被摒棄,長久下去,顧元白的想法執行起來會更加通暢,湧入朝廷的一股股新鮮血液也會在同保守派的對峙中徹底成爲皇上的忠誠守衛者。
科舉,也可以說是在馴服知識分子思想的一個過程,使他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和君王統一。
今年的主考官顧元白點的是實政大臣,做實政的喜歡腳踏實地,因此最終的這前三名,寫文章的功夫算不上篇篇錦繡文章,但卻各有想法,能貼合大恆國情寫的紮紮實實。
顧元白一個個看得仔細,看到最後一篇時忍不住笑道:“寫得好!”
禮部尚書好奇,上前一看,原來是第三名一位山東的學子寫的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