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恆朝的武舉是五年一次,選拔的武舉生同新科進士有着相同的待遇。武舉出來的學子並不單單隻考個人軍技能力和體力,還需要熟讀兵書,熟識不同的地理形勢,還需要考沙盤推攻、安營紮寨、棧道糧食、奇襲防攻等各種問題。
朝廷現在想要有什麼大動作,還是會被國庫限制,但最好的糧草銀錢都緊着大恆的士兵,步兵粗糧加幹餅,頓頓都能飽腹,重步兵和騎兵偶爾還能喫到葷腥。但這樣還不夠,要想讓大恆的士兵各個孔武有力、高大健壯,必有的肉食和水果也要補充得上。
這個冬天,顧元白原本是打算趁着邊關遊牧民族缺糧少油的時候開放邊關互市,去打通少數民族中養牛馬的流通渠道,用低價的銀錢買下好畜生,然後一部分高價販賣到大恆富庶之地,一部分留作軍餉養兵養馬,給他們加一加油葷。
但他的一個風寒卻生生將這個冬日給拖了下去,只能等待下一個機會。
顧元白看重兵,願意花錢養兵,大恆的士兵當然也知道。這個冬日還未到,秋中就有聖上發下來的冬衣。餉銀從來不曾拖欠,按月分餉,士兵主動去領,必定將餉銀分到每一個人手裏。軍中設有監管處,以防有人囊中吞私或者欺壓兵人,分發餉銀的時候,高層將領無論風雨都要親自坐鎮。
安插在軍中的監察處的人也很上道,他們早就將顧元白的洗腦教育深深刻在了腦子裏,並毫不鬆懈地同周圍的軍友安利着聖上的一片厚待士兵之心。
光發餉銀這回事,雖然顧元白不能現身在一旁,但是士兵們心裏記着的嘴裏唸叨的都是“聖上仁德”,他們覺得自己是爲聖上打仗,而不是爲了將軍打仗。不管那些將軍都尉怎麼想,反正監察處的人都爲此感到驕傲和鬥志滿滿。
就因爲聖上優待他們,他們才更有幹勁。宮中的禁軍也是勤勤懇懇、半分不敢鬆懈。上次處置了幾個被李煥忽悠住的禁軍時,宮裏的兵比顧元白還要生氣。
薛遠不是第一次進宮,但還是第一次和宮中的侍衛們近距離接觸。他們一走到殿外,那些侍衛們就用沉沉的目光瞪着他,似乎恨不得就地就殺了薛遠。
比護主的狗還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