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孫健同學如今有大好的前程,馬上就是國家幹部,體制內的人,檔案上不能有污點,也不能任性,到時還要去找畢曉雲,要是他被學校開除了,就是變成有錢的私人老闆,心高氣傲的畢曉雲也是看不上他的。
江城衛校的對門就是江明大酒店,是一家三星級的涉外賓館,在江城的名氣僅次於晴江賓館,裏面設有友誼商店,顧客進去購買商品只收外匯券。
孫健同學上衛校的第一年和同學經常從那裏路過,看見不少黃牛舉着收購外匯券的牌子,看見外國人或華僑從裏面走出來,就上前打招呼,笑容燦爛。
友誼商店是時代的產物,隨着改革開放,來華公幹、留學、旅遊、做生意的外國人和華僑越來越多,國家爲加強外匯管理,同時也方便外籍人士能繼續購買到緊缺商品,中國銀行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外籍人士入境後將所持外幣兌換成外匯券,專門用於在各城市涉外場所消費,友誼商店成了他們的主要去處。
外匯券也是時代的產物,全稱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俗稱“外匯兌換券”、“外匯券”,爲中國銀行發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在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分爲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八年二個版本,外匯兌換券自一九八零年四月一日開始流通,一九九五年年一月一日停止使用,由中國銀行回收。
孫健還不知道能否在中國銀行將這五萬美元都換成人民幣?一比三,也是十五萬元,對平均月工資六、七十元的江城人來說,這是一筆鉅款!
要是一次性兌換,公安(這時代不叫警察)都會找他談話,叫來父母,說清楚這筆鉅款的來歷?
臺灣親戚回鄉探親送的?
孫老師記得臺胞回江城是他八八年大專畢業回學校那一年,公衛教研室的一位老教師愛人的大哥那年從臺灣回來了,看見妹妹一家過的清貧,於心不忍,走的時候給了一筆外匯卷,一家人在江明大酒店的友誼商店內,買了一臺三洋彩電和一臺松下冰箱,兒子姑娘騎學校食堂的三輪車去拖的,全校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