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湘省的農家子女都不願意出遠門,第一批沒有招滿,第二批也招夠,公社領導、大隊幹部上門耐心做思想動員工作,支援江鋼建設光榮,當工人光榮,承諾工作滿三年就可以回鄉務農,好說歹說,連哄帶騙,連續招了八批才招滿。
孫父和劉父當年也不願意背井離鄉,以爲一輩子再也回不來了,最後公社幹部親自上門做思想工作,才同意體檢,男女青年揹着包裹,與親人依依不捨,揮淚話別,坐公社的拖拉機到津城,步履艱難的踏上前往潭州的輪船,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之感!最後到潭州乘火車到江昌,乘汽車到江鋼,看到一棟棟紅樓和拔地而起的高爐,衆人的心才放下來。
支援江鋼,當然沒有工資!
一個月十四塊錢的生活費,十二塊錢喫飯,二塊錢零用,工人們辛苦工作三個月後,發覺受騙,不幹了,鬧着要回家!
江鋼領導連夜開會研究後決定,第四個月開始定級,孫父和劉父被定爲一級工,三十二元五角!
農家子弟開始了城裏人的生活。
孫父和劉父這一批從湘省出來的江鋼人都感激偉人,七六年九月九日,偉人逝世的消息從京城傳來,孫父和劉父失聲痛哭,天塌了!
沒有經歷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沒有這種感受!
誰說偉人不好,在孫父和劉父的眼裏就是畜生!
這是江鋼人經歷的一段真實歷史,江鋼博物館都不會記述下來,孫父和劉父晚年給孫健一遍遍講述,追憶往昔,如數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