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伯叫李國才,與孫家在三樓住了十九年,鄰居之間從沒紅過臉,他是五七年從鞍鋼支援江鋼的技術工人,比孫父他們大近十歲,來之前就是八級鉗工,一百零八元的高工資!
李伯如今拿一百七十六元的高工資,相當於孫父孫母的工資總和,還有二年多就要退休了,是廠裏的高級鉗工,也是黨員,文化不高,不然起碼當個車間主任,老伴也是鞍山人,工人,有四個孩子。
這批鞍鋼支援建設江鋼的幹部、工程師(技術員)和技術工人有幾人願意背井離鄉到貧窮落後的鄂省來?
革命工作的需要,光榮的使命!可以帶上家屬,農村戶口轉城市戶口,職務上調半級,職稱和工資上調一級,還分配住房。
李伯來之前,工資被調到鉗工八級,一百零八元的工資,而孫父和劉父當時只是普工一級、三十二元五角!
以前家屬是工人的,繼續在江鋼當工人,科級(包括副科級)或工程師(包括技術員)的家屬被安排在江鋼上班,普通工人的家屬轉爲城市戶口,不安排妻子工作,這些勤勞能幹的北方女人就在鋼城一帶幫單身職工洗衣服,打掃街道和樓道,做臨時工。
李伯的老伴來之前就是工人,被安排江鋼輥扎廠材料科上班。
三年困難時期,江鋼不少工程下馬,不少工人被要求返回農村(下放),孫父的師傅,也是鞍鋼的一位八級鉗工,在閩省當兵的弟弟寫信回來,國民黨要反攻大陸!嚇不過,帶着一家子回鞍山農村老家去了!那個時期,鞍鋼人申請回去的不少!
孫健以前不太清楚這些逸聞趣事,是孫父晚年告訴他的,江鋼建設發展過程中真實的歷史,江鋼博物館的文獻中是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