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棠嘆了又嘆,十分鄭重地對兄長海礁道:“哥哥,我覺得眼下還是別考慮對付孫閣老的事了,先讓陶嶽陶大人與周家了結舊怨,友好相處吧。”
海礁也理解她這話的意思:“我明白,孫閣老是塊硬骨頭,沒那麼容易啃下來,咱們不必着急,一步一步慢慢來就好了。周家如今還執掌着邊軍大權,幾位少將軍還安然無恙,老元帥也活得好好的,孫閣老暫時拿他們沒辦法。周家就是喫虧在朝中無人,因此出事時,無人替他們說情。可要是陶大人願意在御前爲周家說項,皇帝怎麼也要給表弟一點面子的。”
海棠問:“周家在朝中就真的一個盟友都沒有嗎?全靠太后撐場?他們沒少在糧草軍資上頭喫虧,多年來就沒想過要在朝中找人?”
海礁道:“周家除了祖傳的鎮國公爵位以外,還有個承恩侯爵位,如今是太后的四弟拿着。他這一房常年待在京城。不過週四老爺不是武將,而是讀書人,還是出了名的書畫名家,人緣很好,交遊廣闊,只可惜不曾入朝,傳遞消息還罷了,軍中事務完全插不上手。”
當然,西北邊地出身的讀書人,入朝爲官後也會爲周家說公道話。只是這樣的人太少了,官位也普遍不高,影響不了大局。
周家手握兵權,怕引起皇帝猜忌,所以十分老實。反正宮中還有太后在呢,周家又有擁立之功,哪裏想到便宜外甥會翻臉呢?
海棠只覺得周家實在是太過老實了。在糧草軍資上喫了多年的虧後,他們就該學會變通才是。懂得組建商隊賺錢換糧草物資,怎麼就不懂得花點錢去收買京中的皇親貴族與權臣呢?只要有人願意幫忙說話,周家何至於屢屢喫孫派的虧?
行了,海棠也不想多說什麼,只跟哥哥海礁說自己的想法:“周陶兩家嚴格來說並沒有仇怨。周太后對陶慧太嬪的怨氣……與其說是因爲陶慧嬪給常貴妃薦的人可能害死了孝明太子,倒不如說,陶慧嬪本身就有可能是常貴妃一派的人。”
陶慧嬪若不是與常貴妃本就交好,也不會把侍女託付給後者。而常貴妃既然是先帝最寵愛的妃子,自然沒少與周皇后爭風喫醋。陶慧嬪極有可能作爲常貴妃的跟班,曾給周皇后添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