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鎮國公夫人想要唐若做孫媳婦,唐家堅持不肯,非要推薦唐蕙不可。可等到鎮國公夫人有意接受唐蕙了,唐家又忽然要把唐蕙另嫁承恩侯府。他們怎麼就可着一個唐蕙禍害呢?唐若是用來做什麼的?周唐兩家是兩代姻親,鬧這麼一出真的很難看了。
海礁只可惜一件事:“上輩子我到長安時,只關注到周家的消息,並沒有怎麼留意其他世家名門,也不知道那時唐家是如何處理此事的。”
海棠想了想:“上輩子杜伯欽成功隱瞞了自己的祕密,平步青雲,估計當時杜祺並沒能回到長安向鎮國公府報信。承恩侯世子夫人應該沒有送杜祺回來,但有沒有送吳家人過來,就說不準了。不過……上輩子這個時候,週三將軍剛出事不久,杜伯欽又預備着在城中暗害各家將門的年輕子弟,估計長安並不太平,鎮國公府或唐家都未必有閒心在這時候議親吧?等到事情平息下去,太后那邊就差不多到時間了,而後又是潁川侯世子出事,牽連周大將軍……”
海礁想了想:“我隱約記得聽人說過……西北邊軍的將領中,好象有人把女兒嫁進了京城的外戚人家,應該是張家吧?那是鎮國公去世前的事了,這家人好象還曾經跟鎮國公爭奪帥印來着,只是沒成事,他家女兒也沒活幾年就去世了,給張家留下了一個病蔫蔫的兒子。如果那是唐家女,那不管是唐蕙還是唐若,都沒得個好結果,唐家的算計終究落了空。而孫永祿執掌西北邊軍大權之後,西北幾位有名的實權大將中,並沒有姓唐的,可見他家並沒有得償所願,很可能還日漸衰敗下去了。”
可惜海礁對這些事已經記不清楚了,甚至不記得那將領姓什麼,如今掌握的這點情報壓根兒派不上什麼用場。就算唐家存有異心,眼下孫家在長安的佈置都落了空,周家依然緊握邊軍大權,唐家即使再想進京,也不會輕率行事,與周家生隙的。
眼下,唐家光是解決唐蕙與金善的緋聞,再處理好與鎮國公府、承恩侯府的關係,就已經夠費力氣的了,又還能剩下多少心力去打歪主意?
海棠有些好奇:“張家是什麼人家?他家也是外戚?”
海礁點頭:“張家可是老牌外戚人家了,永昌帝的皇后便是張家的,等到先帝時,他家又出了個張德妃,生下了安王,與紀王是奪嫡呼聲最高的受寵皇子,只是最終敗於德光皇帝之手。他家估計不甘心,又再送了一個女兒進宮,就是張恭妃。可惜張恭妃只生了兩位公主,很早就失寵了,在宮裏只能看孫貴妃的臉色。”
上輩子德光皇帝晚年的後宮中,孫貴妃與許賢妃鬥得激烈,中間還夾着紀王世子的生母盧昭容暗地裏攪和,但沒有張恭妃什麼事。她平平淡淡地在宮中活到老死,比德光皇帝還多活了幾年。她生的兩位公主,一位嫁回了張家,一位嫁給了老牌勳貴子弟,同樣是平平淡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