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吳門故生中的一部分人流放西北後,多得周家照應,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自然是信得過周家人行事的。可那些對周家不熟悉的人呢?那些曾經誤會周太后爲了自保而對孫閣老惡行袖手旁觀的人呢?周太后辛苦保住了吳家的血脈,吳家人不感激就算了,憑什麼要害她受人非議?
就算沒人因爲吳珂的言論質疑周家,吳珂“忘恩負義”,名聲也會受到影響。
謝文載不希望看到這種事發生,決心要爲此出一分力。
但他寄居在海家多年,多得表兄照應。他做出這個決定,必須要先請求表兄的諒解纔行。曹耕雲、陸栢年兩位老友也一路陪他喫了許多苦頭,他同樣需要獲得他們的同意。
海西崖倒是沒什麼意見:“不過是收個學生罷了。若是鎮國公答應了,我自是不會反對的。反正我們家也要在長安待上幾年,你教個學生讀幾年書,只當是打發時間了。等過幾年他能撐得起門戶了,考得了功名,成家立業,你正好功成身退,與我們一道回老家去。”
曹、陸二位也不反對,只是陸栢年的心情有些複雜:“老謝,你的心胸我是比不得的。吳文安公一家際遇悽慘,我卻好端端地活到了今天,實在不忍心抱怨些什麼。可若叫我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還反過來去幫助吳家後人,我還沒那麼豁達。我頂多就是打聽打聽他們的生活,知道他們性命無憂,喫飽穿暖,能讀書,有人照應,就不會再追問更多了。不象你,竟然還想着要教吳公的孫子讀書。我實在是佩服你得很。”
謝文載有些羞愧地擺擺手:“我也不是全無怨言的,只是吳家如今的境況,反倒還不如我等,抱怨起來也沒什麼意思。況且,我若真的教導吳家子孫讀書有成,將來考得功名,重振家門,世人又會如何評價我,評價當年將我送上流放之路的老師呢?”
謝探花表示,這其實也算是他對吳文安公這位座師的報復了。他會成爲當世文人交口稱讚的君子,而在他這個君子的故事中,座師所扮演的顯然不是什麼仁義好角色,而吳家人也好,吳家的親朋故舊也好,誰又能說他的不是?
海西崖與曹陸二位聞言,頓時都來了興趣:“不錯不錯,這纔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