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教導吳珂的“丁女史”,會是當年藏書閣的那個小女孩嗎?
年紀對得上,也是在宮中長大的。不知她這些年是如何熬過來的,爲何一直不曾出宮呢?跟着周太后養老,眼下固然是安穩無憂,但周太后快要去世了。她去世後,身邊的宮人又何去何從?
海棠試着向哥哥海礁打聽,上輩子慈寧宮的宮人怎麼樣了?
海礁哪裏說得清楚:“當時傳聞太后死得有些突然……反正慈寧宮的宮人有幾個殉了主,剩下的大概是守陵去了。慈寧宮空了大半,剩下幾個太妃、太嬪嫌宮裏太冷清,還有過鬧鬼的傳聞。孫貴妃嚷嚷着要在民間選新宮女補充人手,都快把皇帝說動了。許賢妃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勸皇帝打消了念頭。後來許賢妃二嫁的事泄露,有朝臣爲她辯解,列舉她賢德之處,就拿這事兒做過例子,把孫貴妃氣得不輕……許太后入主慈寧宮的時候,又將宮中的舊侍放出宮去,爲新君積德祈福,同樣是民間盛讚的善行。”
也就是說,那位丁女史若不是在這幾年裏自然老死宮中,便是殉了周太后,又或是守陵去了,也有可能在許賢妃成爲太后,放宮人出宮的時候,回到了民間?她自小入宮,在宮中生活了七八十年,出宮生活反倒未必能適應。若能在周太后去世前老死宮中,反倒是幸事。
海棠暗歎一聲,便把這事兒放下了。
吳瓊近來被海棠挑起了回憶童年的興致,不過她在慈寧宮生活時,年紀太小了,歸夫人與吳珂又不肯配合她回憶更多的細節,沒幾天,她就開始回想搬進承恩侯府後的經歷了。
在這方面,她能贏得更多的聽衆。周雪君對承恩侯府的生活很感興趣。等她進京與父母團聚,估計也會過上那樣的日子吧?事先打聽好京城的習俗,似乎更有助於她將來進京後適應新生活。
有了周雪君做聊天對象,吳瓊就不再只跟海棠筆談了。她倆聊得頗爲愉快,海棠這邊收到的周雪君與吳瓊的書信都比先前少了一些,不再是天天有信來,但隔上三兩天,總會有人給她寫信的,不會讓她感到寂寞。
海棠也不在意,她從吳瓊的信裏發現了更多的線索,心裏已經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