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皇子固然是不能出現在世人面前,一旦被皇室正名,就有可能影響到八皇子立儲的資格,可他活在世上,同時也是對許賢妃的一種保護。倘若將來有朝一日孫貴妃戳穿許賢妃二嫁之事,許賢妃就能告知世人,自己是七皇子的乳母,爲了救七皇子纔會留在宮中做了宮人,也是爲了保護七皇子,纔會做了皇帝的妃嬪……
雖然這事說起來同樣不好聽,但“忠君”之義總是比個人的小節更重要的。爲了保護吳皇后嫡出的皇子,宮人犧牲自己的性命,被頌讚爲忠婢;那許賢妃犧牲自己的丈夫兒子,屈身另嫁,怎麼就不算忠心了呢?
反正她的前夫也在她成爲皇妃之前,就停妻再娶了,認真算起來,誰負心絕情在先,還不好說呢!
上輩子許賢妃就被人質疑過有夫之婦的身份,可當時周太后已死,七皇子也沒了,她就算說出實話,也沒有人證能證明,皇帝的說辭更有可能會被朝臣視作爲庇護寵妃而撒謊——畢竟這種事他過去沒少幹,只不過當時受惠的是孫貴妃而已。既然連正宮皇后與嫡皇子被害死,他都能睜眼說瞎話是意外導致,包庇一個嫁過人的妃子又算什麼?況且這個妃子還是他自個兒堅持要納的,周太后反對都沒能攔下他。
當時,要不是皇帝堅持不肯讓紀王世子歸宗,而他膝下又實在沒有別的皇子了,八皇子立儲之事可能不會那麼順利。等到八皇子繼位後,他年紀尚小,需要人代理朝政,內閣也同樣是以許太后出身不正爲名,逼她退居後宮,不得過問政務,改由內閣輔政的。
太后沒有話語權,新君年紀又小,內閣中只有陶嶽獨撐大局,孫閣老雖已退位,卻在朝中留下了許多黨羽,又有紀王世子及宗室從中攪局。新君與陶嶽一派花了好多年的時間,費盡力氣才剷除掉孫家的勢力,收回大權。而在這個過程中,陶嶽心力交瘁,積勞成疾,西北邊疆也因周家失勢,主帥無能,戰亂再起,天下人又遭受了多少苦難?
海礁不懂什麼天下大事,但他生在西北,長在西北,打從心裏盼着西北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他希望太后能多活幾年,希望七皇子可以一直低調而不爲人所知地活着,待有人質疑許賢妃時,能站出來爲她正名。哪怕七皇子的出現,可能會影響八皇子立儲,也總好過讓孫家佔了便宜。
海礁沉思良久,終於抬起頭來,對海棠鄭重道:“小妹,這件事很難辦,但是……我不想撒手不管。我不知道就算了,可我既然知道,就得做些什麼,否則將來太后與七皇子出事,孫家又得利時,我心裏如何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