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消息傳播 (第1/8頁)
學做飯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巴郡,鄉下。
十二歲的江狗兒第一次挑起擔子去郡城口販魚。
古時巴郡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本是個宜居的好地方,可惜水患頻發,常常是種下去的糧食沒多久就被淹,根本沒法定居。
巴郡這片土地上的先人們,沒有因爲此地的水患生出退意,而是集結人力,鑿巫山,開三峽,最後又人工挖出了兩條河,使多餘的岷江水穿過平原匯入東邊的沱江,自此,巴郡先人才得以陸居種田,繁衍生息。
再後來,秦國征服此地,除了修建溝通兩地的棧道,移民,還興修了新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不僅防洪,還能灌溉千里,自此,因田地肥美,水源充沛,氣候適宜的緣故,本地農人生活相較於其它地方極爲富足,至西漢時,僅巴郡人口,就達到了四十萬之多。
充足的人口帶來了發達的經濟貿易,除了本地之間的商品流通,即使巴郡周遭有天險阻礙,外來的商人也是絡繹不絕。
不過,這些繁華和江狗兒沒有多少明面上的關係,至少那些商人帶來的華麗錦緞、金銀器皿,帶走的麂皮、白蠟、虎骨豹骨別說摸一摸,看都沒有看過。
但暗地裏,江狗兒這樣的人家,還是在這樣的繁華中得到了幾分好處。
若非家中變故,農家不會放一個半大孩子獨自出來販魚,江狗兒就是如此,他父親前些天下河網魚時,意外觸礁,劃傷了腿,現今直接走不了道了,這才讓家裏年齡最大的江狗兒過來販魚。
而巴郡充足的人口,也能夠撐的起長期販魚的肉食市場,這使得即便是江家的頂樑柱短期內倒下,家裏人雖然都憂心忡忡,但看着還有捕撈的魚售賣撐上一陣,也不至於如天塌下來似的,惶恐不安,生怕這個家從此就要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