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4/7頁)
孺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到底,就棉花推廣一事來說,朝廷其實早就已經商議完畢,問題就只在於推廣時的具體操作。再者這事也早就商議好交由韓徹負責,他所提出來的政令也確實不錯,朝臣們也就沒必要多爭議。
但太子之位不同,這干係到整個家族將來的利益榮辱,還有朝堂將來的政/治/局面,必然是兇殘又激烈的。
這些朝臣們可謂是從傳承禮法,再到朝堂和百姓,逐一列舉了設立新太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雙方爲各自擁護的對象,是全力以赴的在舉薦。對另一黨派所提議的人選,也是極力提出反對意見。
昌王一黨秉持着“賤妨貴”的觀點,認爲出生低賤的妨害出生高貴的是會發生禍亂。因爲若是“唯纔是舉”,那麼豈非是在鼓勵子嗣爭奪相殘?(1)
尤其是在一國之君的擇選上,一旦出現爭奪便會更爲兇殘。
時下一直便很是講究子以母貴,昌王生母身份比穎王生母高貴,所以就應該立昌王。
穎王一黨便從“長子論”去反駁,在二人都不是嫡子的情況下,作爲長子的穎王在繼承製度上,排列本就是在昌王的前面。
太子亡故這麼久,還遲遲不肯立新太子的老皇帝,就註定要一直被朝臣們折騰煩擾。
最後這場朝會,還是以老皇帝身體不適爲由才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