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水道里面,可以種植些水草,或者養些小魚用來清理污垢,淨化水體”,原本的大壩既然沒有了,小生態系統也需要費力的調整。
幾個人都是奇怪的聽着三郎說這些話,柳家靈農這類的傳承,肯定沒有什麼開創性,即使是一些簡單的靈植培育,適應性調節就用去了百多年才勉強的有些效果,青靈菜就是成果,也不知道三郎這些知識都是從哪裏得來的。
其實這類型的生態改變,也需要根據實際調整,生態農場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有效,畢竟從大到小,或者反過來,都各有不同。
“我會讓大家注意的,但適用的物種,短期不容易找到”。
“那就交給外面的商隊,總能找到合適的”。
對這些事情,如同三郎古法築基,這些人也僅僅是奇怪,只當生而知之,不會去問具體的原因。
後谷主要就是水道的建設,無論前後谷,都在往外擴充,在人力充足的情況下,進展相當快。
但第二次降雨來的依然猝不及防,不同於第一次暴雨大半天就結束,這次強降雨,斷斷續續的持續了三天。
雖然單位時間內的強度不如上一次,但總體的水量,還要遠遠的超過上一次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