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揚長避短
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桓根本沒有給這些臣子任何反駁的機會,一口氣說了出來。 在他的這兩日狠辣的屠刀之下,這些之前嘴巴沒有把門的文官,尤其是那些諫官、言官們已經乖多了,不敢隨意放炮。 若是之前,早跳出來引經據典反對提高武將和軍人地位了。 可是現在,想到亮閃閃的屠刀,和這兩天被皇帝砍下掛在外面示衆的人頭,他們都低頭不語,裝着沒聽見。 一衆武將則是挺直了腰桿,揚眉吐氣、喜形於色。 的確是,這個時候國難當頭,不靠軍人難道還靠這些文人手裏的筆桿子嗎?寫文章能把金人罵死,他們有這本事嗎? 軍人臉上刺字在宋朝之前就普遍存在。 而宋朝,犯罪後被流放邊塞充軍都要臉上刺字,叫做刺配充軍。比如武松。這些人也被人罵爲“賊配軍”。 而宋朝實行募兵制,大量的軍人是從逃難流民裏招收的,這些人從軍就是混口飯喫。所以臨陣脫逃很常見,爲了防止脫逃,往往要在他們臉上刺字,一旦脫逃,很容易發現並抓回來嚴懲。 此外,其他一些軍人也會被刺字,比如投誠、招安的義軍等有可能叛逃的軍人,是要刺字的。 例如大將狄青,當年從軍就被刺字。 宋朝軍人尤其是普通的兵士,社會地位極爲低下。城裏的百姓稱呼軍人爲“赤佬”,那是因爲北宋士兵穿着紅色的軍裝,這種稱呼充滿了蔑視,就知道百姓心目中軍人地位有多低了。 軍人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完全是靠着錢財的重賞才願意上陣殺敵,這是絕對不行的,要喚起軍人的使命感和榮譽感。 當然這不是一道聖旨一兩句話就能做到的,要扭轉整個社會對軍人的輕視,提高軍人的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趙桓並不指望一蹴而就,但藉着自己的強勢,他決定立刻着手提升軍人的地位,要打造一支精銳之師,軍人的地位不提高,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眼看文官不敢出來反對,趙桓很滿意,這件事他不允許任何人提反對意見。 趙桓掃了一眼文武百官,說道: “諸位已經在城樓上凍了半天,辛苦了,今日早朝到此爲止。 諸位有事要奏的可以上劄子,也可以留下來單獨向朕稟報,就不耽誤諸位各自回去暖和暖和了,都散了吧。” 其中有幾個官員想上奏的,一來凍得實在熬不住餓了,官家都這樣把話說到這了,哪敢還耽誤?大家只能閉嘴,想着回去寫奏摺上得了。 於是紛紛拱手退出了城門樓,各自散了。 軍機大臣薛弼和梅執禮則留了下來,他們要隨時聽從皇帝的旨意。 趙桓將兩人叫到帳篷,吩咐人給兩人送上熱茶先暖暖身子。 趙桓對梅執禮說道: “你替朕擬一道聖旨,傳令黃河南北所有州縣全部實施堅壁清野,儲備糧食,堅守城池,加固城池,準備與金軍長期作戰。 如果官員懈怠沒有及時堅壁清野,使得金軍籌措到了糧草以及抓捕了百姓當壯丁的,以抗旨處斬。” 趙桓清楚的瞭解,在宋朝和金朝的交戰初期幾年內,宋朝的軍隊與金軍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正面決戰,尤其是平原地區的野戰,那基本上沒有大的勝績。 所以這段時期憑藉城池進行防禦戰,以各個城池爲依託,憑藉城池進行防禦是不得已的正確選擇。 歷史上,南宋初期就是這樣乾的,那也是經過了好幾年的血的代價,才逐漸摸索到了這套抵禦如狼似虎的金軍的行之有效的辦法的。 堅壁清野,以城池爲依託打防禦戰,揚長避短,這是宋金戰爭初期宋軍主要戰法。 因爲大規模野戰宋軍不是金軍的對手,但是城池防禦戰卻是宋軍的強項,有豐富的防禦經驗。 城防戰,一來可以藉助高大城牆的防禦天然優勢拉平雙方軍力的差距,二來可以避開金軍強大的騎兵野戰無敵的優勢,揚長避短。 在遼闊華北平原上,各城池之間相距並不遠,互爲依託和策應,形成一個個大小的堡壘,即便金軍繞過這些城池長驅直入,由於堅壁清野,他們也撈不到什麼好處。 反倒是因爲孤軍深入,後方的城池出兵襲擾金軍糧道,使他們無以爲續,只能撤軍。這是行之有效的戰法。 可惜因爲南宋趙構的苟且偷安,這種戰法後來被放棄了。因爲趙構只想保住他的半壁江山,不願意出兵北伐,增援北邊固守的城池。 北方固守城池因爲得不到南宋的增援,最終一個個被金軍攻破。 趙桓身爲圖書管理員,又是歷史系畢業的科班出身,在當圖書管理員期間的十多年裏,讀了大量的宋朝原始文獻,對於宋朝與金朝的戰鬥相關史事瞭如指掌。 歷史上南宋需要多年血戰才換來的成功經驗,他上來就迅速推廣,他要用這一套城池防禦戰作爲對抗金軍鐵騎的重拳,就像一把把鋼刀插在金軍佔領區的腹地。 即便金軍鐵騎席捲了整個遼闊的華東、華北,甚至太行山的山西乃至陝西,他們只要無法攻克這些城市,這些城市就會發揮出他強大的敵後根據地的作用。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使得金軍就像吞下一塊大骨頭,卡在喉嚨裏吞不下去吐不出來,活活憋死。 梅執禮不懂軍事,所以沒有什麼感,只是低頭快速做着記錄。 而一旁的薛弼則不停連連點頭。 他很興奮。因爲他飽讀兵書,深諳兵法,當然一下就明白了皇帝的戰略意圖,看到了戰勝金軍的一條光明大道。 皇帝趙桓對梅執禮接着說道: “這道聖旨要分成若干份,給黃河南北所有州縣的守城官每人一份,要說清楚厲害,丟了城,他們就丟腦袋,守住城才能保住他們的腦袋,保住他們的前程和他們家人的生命。 另外,聖旨再補充一個內容。 讓黃河以北所有州縣和黃河以南五百里內的所有州縣,除了青壯年留守州縣參與防禦之外,其餘老弱婦孺,全部有秩序地遷徙到長江以南的地方,讓長江以南各州縣做好對接安置事宜。 另外,北邊搬遷的人家有土地者,如果願意將他們的土地出售給朝廷的,由當地州縣出具憑證,到大元帥府領取鹽鈔或者其他免稅的憑證,跟土地等值,將來到了南方,可以憑藉這些鹽鈔去領鹽出售或者憑朝廷票據做生意免除一定時間內的稅。 朝廷置換得到的這些土地,全部用於軍隊墾田,由當地駐軍進行耕作,將來戰勝了金國,天下太平之後,再將這些土地授予那些立下戰功的將士。”: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