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預測火災
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火炮不一樣,火炮的製作工藝配方以及瞄準技術冶煉技術要比重力投石機複雜得多,也就容易做到技術保密。 畢竟紅衣大炮的製作工藝並沒有現代火炮那麼複雜,對冶煉技術要求也沒那麼高。 清朝的冶煉技術並不比宋朝高明多少,只要技術到位,就能製造出來。 當然,因爲之前沒有真正製造過這東西,需要一些時間的摸索。 他把紅衣大炮的製造列入了絕密。 王尚並不知道他手裏現在拿的是冷兵器時代最爲頂尖的存在。 他拿着圖紙興奮的告辭離開了。 軍械間有的是最好的製作大型工程器械的工匠,只要有圖紙,工匠就能造出來。 但是這火炮他還有些弄不明白。 宋朝的霹靂炮,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火炮,因爲是用投石機來投射的,而不是用圓柱炮管發射,只因爲能發出巨響,所以才叫霹靂炮。 宋朝的噴火槍算是火繩槍的雛型,但那是南宋末年纔出現的,這個時候還沒有。而且那玩意的威力還不太行。 趙桓安排好投石機的製造和紅衣大炮的研製工作之後,薛弼也已經將作戰計劃草擬完。 趙桓接過來看了一遍,面露讚許,道:“不錯,很有想法,不愧是飽讀兵書的軍師。” 能得到皇帝的讚賞,薛弼也甚覺高興,卻還是抑制住內心的激盪,恭敬的謙遜幾句。 趙桓對中書舍人胡安國說道:“傳朕口諭,讓太學生陳東和御史中丞秦檜前來見朕。” 這兩個人是負責抗金宣傳的,目前做得還不錯,趙桓決定給他們壓壓擔子。 很快,秦檜和陳東急匆匆來到了城門樓,磕頭拜見。 趙桓對他們說道: “你們只是在街頭演講張貼檄文,這還不夠,形式要多樣,要讓百姓更喜歡的方式來展開抗金宣傳,有沒有好的點子?” 陳東有些茫然,望着趙桓。 秦檜躬身說道:“臣愚鈍,請陛下指點。” “你們可以找人演街頭話劇,揭露金軍的殘暴和毫無人性。揭露他們在遼朝屠殺當地百姓,侵入我大宋屠城等等。 關鍵要找到合適的人來扮演。” 這兩個人都是絕頂聰明之人,立刻便明白皇帝需要什麼,馬上恭敬的回答明白了。 因爲宋朝已經有類似的東西,叫雜劇,是具有一定情節的戲劇,其情節也大多是編出來的,類似話劇。 陳東道:“臣去走訪那些被金軍欺壓的人,尋找生動感人的事蹟,把它加工改編出來。” 趙桓很滿意說道: “沒錯,閉門造車是不行的,你們走訪的人,不僅要包括被金軍欺辱的漢人,還包括遼人、渤海等族裔的人。” 陳東得到誇獎,很高興忙,躬身答應。 趙桓又對秦檜說道: “借這個機會,朕交給你一個任務,你統計一下京城中有多少契丹人,尤其是身強力壯能當兵的,把他們集中起來。 朕要組織一支契丹軍,利用他們復國的願望和決心來與金人作戰。 契丹人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逃難來的難民中或許有這樣的人,這件事要儘快。” 秦檜得到了這個皇帝交辦的任務,很激動。 他知道這事雖然看着小,但如果辦好了就能得到官家賞識,從而能得到更重的任務。 這之前,他總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自從皇帝上了城跟金軍面對面血戰大開殺戒之後,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之前官家對自己非常客氣,而且很是賞識,但現在總有一種像看死人一樣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知道自己哪裏得罪了官家惹官家不高興了。 他甚至能感覺到官家看他的眼神中帶着殺意,雖然官家看很多人都帶這種眼神,但這讓秦檜感覺很不安。 所以,他必須更積極更準確的揣摩皇帝的用意和想法,並把皇帝交辦的任務辦好,以改變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重新得到皇帝的賞識。 兩人恭敬地躬身施禮,退了出去。 …… 傍晚。 趙桓帶着孟忠厚和一隊御林侍衛騎着馬順着城牆巡視。 他看到各城牆下都已經搭起了一頂頂的帳篷,將士們都已經開始正常輪班上陣執勤。換崗下來的都能在帳篷中休息或者在兵營中操練,他很滿意。 隨即,他又進城視察了城裏發放稀粥的粥棚,秩序井然。 米店也在按照嚴格的登記制度限量供應。 城裏百姓排隊買糧,一個個臉上都有了笑意,只要有糧食,他們就不用擔心。 趙桓正在巡視,忽然,五嶽陽德觀方向燃起了大火。他不由喫了一驚,吩咐孟忠厚: “你立即派人去馬草場和葆真宮兩個地方附近的軍巡鋪,通知他們嚴密戒備,以防失火,發現苗頭,立刻進行撲救。” 軍巡鋪是宋朝類似現代派出所的機構,兼有消防隊的功能。 汴梁寸土寸金,房屋挨着房屋,一旦失火一燒一大片,所以要第一時間發現火勢是最重要的。 軍巡鋪相隔一兩條街就有一處,裏面有專人駐守,一來是進行治安巡邏,二來就是消防救火。,! 汴梁城裏有若干望火樓,專門用來報火警的,樓裏儲存有救火的器械。 一旦起火,京城巡檢司、開封府水龍隊、甚至禁軍都會出動,成建制的軍隊趕赴火場進行撲滅。一般不鼓勵百姓參與,以免礙事,而且造成無辜人員傷亡。 趙桓根據史料記載得知,這一天晚上,在五嶽陽德觀馬草場和葆真宮會發生大火。 剛纔趙桓看見了五嶽陽德觀方向果然燃起了大火,立刻便想起史料記載,當晚在馬草場和葆真宮也會發生火災,所以讓孟忠厚派人去通知當地的人提前警戒。 孟忠厚不明白官家怎麼是讓他去通知這兩處的軍巡鋪,難道這兩處也會着火嗎?那官家簡直神機妙算賽過諸葛亮了。 他不敢多問,急忙派了一隊人緊急趕往這兩處。 趙桓有些擔心來不及,自己還是沒有及時的想到這一點。 果不其然,派去通知的人到了軍巡鋪傳達聖旨,軍巡鋪馬上召集水龍隊準備前往馬草場和葆真宮警戒,還沒到呢,這兩處便燃起了大火。 水龍隊立刻不要命投入滅火。 好在這兩處的火剛剛起來水龍隊就趕到了,所以很快就被撲滅。 但是五嶽陽德觀因爲沒有事先組織水龍隊趕去,被燒成了一堆瓦礫,還好阻止了火場的蔓延,到深夜時這才撲滅,鬧得京城中人心惶惶。 趙桓回到了南城城樓上,在城牆上遠眺這三處火勢,直到他們全都滅下,這才放心。 這時,身邊一個老宦官湊上前,小心說道: “官家,外面風大,回帳篷裏歇息吧?”: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