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太陽日45 (第2/3頁)
第二TWILIGH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實際上沒那麼簡單。在第一穴室前頭還有幾百米長的晶洞,裏面裝着火球接下來四年的食物。此外,洞穴天花板的最高點大約有好幾米高,溫暖的氣流會在洞穴內自由流動循環到達頂部,而這樣一來我們就麻煩大了。這意味着上頭的氣體會在循環中逐漸冷卻沉降下來,把下頭的作物全部凍死。
大夥們,這種鬼東西就是熵——就算什麼時候你以爲撿了便宜,到頭來都還是得自己掏錢。我們現在別無他法,只能用小馬飛船上拆下來的絕熱層做個簡易隔熱幕布,遮住通往下一個洞室的入口,之後就只能祈禱會有好事發生了。
不過幸好,除了輸送空氣以外,小馬的飛船維生系統還有供水功能——冷熱水都有,而熱水其實本來是他們在飛行中泡發、加熱機組餐用的。熱水功能先前一直關着,因爲此前一段時間我們都只用得着冷水,而熱水水流量卻大約只有冷水的五分之一。
你可能要問了,道理是沒錯,可你提到的這些又有什麼用呢?這裏我要提到一點,雖然飛船上只有幾臺備用加熱器,卻安裝了許多冷卻管線。在太空中,並不能依靠周圍環境中的空氣與水進行熱量平衡。通常情況下,飛船的一面會炙烤在陽光下(前提是你離太陽足夠近),另一面則會冰封於極寒之中。這一巨大的熱量差會威脅儀器運作甚至乘員的安全,所以一般會通過各種手段進行避免。絕熱層算一種,阿波羅號使用的那種老式“燒烤式滾轉”也效果尚可,但是小馬們則是在飛船外層蒙皮與加壓艙體之間塞入了一整套熱交換器系統——依靠飛船的冷水供水提供工作介質。
對於NASA來說,水絕對算不上一種理想的冷卻劑,畢竟比水液態區間更寬、換熱效率更高的化學藥劑多了去了。不過對於小馬們來說,飛船上的水供應幾乎是無限的,萬一發生泄漏還能在飛行途中隨時進行補充,而其他選項對他們而言顯然就沒有這些好處。(此外,我腦海裏總是忍不住浮現出蜓蜓或是火球去喝冷卻液的場景。)
於是我們手頭就有了幾十米長的管線,所有的接頭都能連上維生系統控制盒上的冷水出口。今天蜓蜓把它們全部安裝成了長長的幾排,同時火球與我負責把管道埋在地表幾英尺以下。管道突出地表的一端會連接上維生系統,另一端則會安裝一個閥門,保持常開狀態以便水流能在管路中自由循環,溢流出的水也能夠用來灌溉,或者在不用的時候就任由它向下坡流去,涓涓細流前往洞穴深處。
而真正巧妙的操作還在後頭——小馬們已經跟另一邊他們的地面工作員工安排好了——讓冷水流與熱水流能夠進行交換。花不了多少功夫,只需要在他們那頭交換一下兩塊晶石的位置就行了。這樣一來要是一切按計劃進行的話,原先流入管道中分散飛船表面不均勻熱量的冷卻水就會替換成實打實的開水,而管線末端釋放出的水溫度只會勉強高於冰點。
最後的效果是:雖然洞穴裏到不了熱帶雨林那種程度,而且我們在裏面的時候或許還會爲了舒適起見穿着太空服——航天員一般是不會說出這種話的,但不管怎樣,種植作物的地表實際溫度便可以滿足基本的生長條件了。除此之外,地表下的一部分熱量還會散逸出來,與供氣系統、幾臺加熱器與星光的魔法陽光傳送術一同提供溫暖,理論上足以守護地表植物的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