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菸圈照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晾在院子裏的小麥都已經脫殼裝進穀倉,留下少部分自家喫食其餘都要送到鎮上換錢。
稻子晾在村裏共同修建的大壩上。等梁地主家來收租,其中有一部分要交上去,再扣除稅收其餘纔是自家的糧食。
陳老大家有水田6畝,又佃了梁地主家3畝水田。這3畝地的收成一半要上交做租子,餘下收成才能拿去換錢。
這梁地主可以說是青平鎮第一大地主,十里八鄉即便有幾個小地主那也趕不上樑地主家的田地多。
在鄉下,有個百十來畝地就可以稱上一聲地主老爺,租佃他家田地的人還得規規矩矩叫聲東家。
而梁地主家到底有多少田地,卻是誰也說不清,只知道這附近村屯大多有富餘勞力的都佃了梁家田地。而且想佃他家田的人還得託人請關係,不然這田還輪不到自家來佃。
這田地就是莊稼人的喫食來源,若是不打糧食就沒得喫,尤其是家裏人口多的,若是田少不夠喫,再不佃兩畝地,那真得餓死幾口人。大多地主家都要收6成租,剩下的四成也就夠做口糧食用,自然沒有多餘的糧食拿去換錢。而就這樣,農戶也不得不租,沒辦法,家裏還有張嘴等喫飯的娃呢,不佃田難道餓死?
有田地的人家也佃,只要有富足的勞力,誰家不想多打糧食?即使4成少了點,但留下做口糧,家裏的產出不就都能拿去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