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雲笑天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謝玄沉聲道:“此話怎講,說清楚點。”
劉裕說道:“那苻堅一直有統一宇內,滅我大晉之志,只是王猛在世時,極力勸阻,其實秦國的統治基礎不牢,他們建國不過十幾年,氐族人口又只有百餘萬,在北方是絕對的少數,那些給他們打敗,征服的其他胡族,並不服氣,而氐族的宗室,也時不時地想要作亂,可以說,秦國那強大的外表下,早已經是暗流洶湧。”
“苻堅之所以還能一直穩定住局勢,不至於生亂,靠的是他的仁政和人格魄力,他帶頭儉樸,各族平等,輕徭薄賦,這才安定了國內。這也是他即位以來,雖然不時地有人起兵謀反,但總是給迅速平定的根本原因。”
謝玄點了點頭:“苻堅雖是胡虜,但深得我中原王朝的治國之道,當然,這是王猛教他的,可惜此人不肯投效大晉,卻甘作異族鷹犬。劉幢主,你繼續說下去。”
劉裕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不管怎麼說,北方的穩定,靠的是苻堅能夠與民休養生息,漢人胡人,也能做到基本一視同仁,這是永嘉之亂近百年來胡族君主所做不到的,所以北方民衆對苻堅很愛戴,我軍如果主動出師北伐,只怕當地民衆,不會支持我們,而失去了民衆的支持,加上南北的氣候,風俗大不相同,只怕收復兩京,會非常地困難。”
孫無終不滿地說道:“劉裕,話可不能亂說,北方百姓,乃是我大晉子民,一時落入胡人之手罷了,如果王師真的北定中原,他們肯定是簞壺盛漿,前來投效的,怎麼會幫着胡人來打我們呢?”
劉裕嘆了口氣:“卑職不才,也曾去過北方,當地早已非漢人天下,漢胡雜居,已近百年,並不象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對大晉忠誠,就好比王猛,他是個漢人,爲何當年不跟着桓公的大軍回大晉,而是要留在北方做苻堅的丞相呢?這纔是北方真正的民衆之心吧。”
劉牢之的臉色一變,沉聲道:“劉裕,你真的是滿口胡言,王猛這種人不代表北方的大部分人,就是你的京口,不也有那麼多南下的北方流民嗎?象檀憑之,魏詠之些人,不都是從北方南下?你難道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