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一個村民不滿道:“劉二爺莫要打岔,聽朱相公講。”
朱國祥並不在意,他樂於跟農民交流:“分櫱之初,需要追肥,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最急需的肥料,我且叫它氮肥。氮肥哪裏有呢?豆子裏面有。豆粕、豆渣,都可以提供氮肥。一兩斤豆粕撒下去,比潑幾桶大糞更管用。”
村民們面露喜悅之色,他們今天又學到真東西了。
用豆粕追氮肥的法子,是在明代普及的,宋代還真沒意識到。這個時候的豆粕,主要用來餵豬、餵牛和餵馬。
朱國祥說道:“這時追肥,最好伴着中耕和除草。能讓田泥更透氣,順便把豆粕埋進耕開的土裏,更有利於髮根和分櫱。”
村民們默默記下,陸安更是抱着小本本,飛快用毛筆寫字,他要整理成文字交給老白員外。
朱國祥又說:“到了分櫱後期,就得壓着,不能分得太多。分櫱過多,也會影響收成。該怎麼壓制呢?”
先前那個老農又喊:“灌水!”
朱國祥欣慰點頭:“對,就是灌水,深灌能壓住分櫱。但如果這塊田太肥了,深灌就壓不住了,需要排水曬田!”
白大郎不知何時也跑來聽課,驚訝道:“排水曬田,不怕秧苗枯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