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銘望着豐利渠兩岸的農田,有這條水渠坐鎮,關中民生很難崩掉,還能再瘋狂盤剝十年。
大宋有奸臣,但也有能臣啊!
可憐修渠者趙佺,換作王安石時代,估計能夠一飛沖天,現在卻落得不知所蹤。
如果給個遊戲屬性,趙佺應該是水利95以上。
因爲鑿通豐利渠太難了,趙匡胤曾下令開鑿此渠,趙光義也曾下令開鑿此渠。接下來,每個北宋皇帝,都下令開鑿此渠。
全部失敗!
直至王安石變法,啓用二程的舅舅侯可,耗時多年,終於達成30%的工程進度。
剩下的沒法鑿,技術難度太大。
而趙佺接手之後,在缺乏朝廷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僅靠調動地方力量,只用區區兩年時間,就完成困擾北宋130年的世紀工程!
他甚至能做到不大規模擾民,動用的民夫只有數千人。甚至爲豐利渠附加泄洪功能,保證水渠流經的七個縣,旱時可以灌溉,雨時不遭洪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