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過一段,路邊會有一株大榕樹或者老桂花樹,樹下週圍一圈石欄杆,同時也是供居民休憩聊天的地方,逢場的時候,不少鄉民也會坐在那裏,將揹簍或者菜挑子放在前面。
有一些小院落也坐落在那條路上,那些是以前有錢人家的公館,後來分給了好幾家人。
那些小院子很多都非常精緻,有雕花窗,雕花石礎,畫棟雕樑,有些天井裏還有一口大石水缸。
水缸的邊上,有個很多彎曲的凹陷,都是住在小院裏的人家,把水缸當做磨刀石,幾十年裏頭磨出來的。
後來隨着小城的發展,在這條路離長江一面的那些木板建築背後,又修了一條馬路,馬路兩側形成了更大的聚居區,城關鎮就變成了夾川縣。
那條路最早是條石,後來是水泥。
大路還是從赤水河碼頭開始一直修到棗陵橋,大路的中段,在老工商局舊址旁邊,又修了一條通向南面的馬路,連接起汽車站和渡輪碼頭。
那段路被稱作新公路,是連接夾川縣水路和陸路的樞紐。
楊和家在對岸白米鄉,每次回家就要在新公路坐渡輪。
再後來,新公路繼續向南,最終抵達城郊的鵝公山,然後包着縣城饒了一圈,將赤水河碼頭和新公路碼頭再次連接了起來,形成一條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