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肘子跟我說嘉靖黔中通志上說當地彝人的葬禮是‘焚於野,擲散其骨骸。’我覺得有點誇張了,越嶲廳彝俗志裏記載的以火焚化,用土石掩埋,才差不多是我們這裏的風俗。”
“我們這裏進行火葬的時候,男仰臥,女側臥,架起柴樓焚化,之後要收骨殖到陶罐裏,命忠實年老的娃子數人埋到深山老林裏,不讓人知道,以防止冤家盜掘。”
“對,既然是隱祕行事,所以隨葬之類的就通通不用,換句話說就是能夠留下來的隨葬品幾乎就不會有,也就沒有什麼考古的價值。”
“這個習俗倒是挺不錯的。”池薛荔點頭道:“和中央舉措保持一致了。”
周至說道:“那只是和現在的中央保持一致,其實在宋代漢人中也頗流行火化甕葬的習俗,直到明清兩朝方纔普遍性禁止,改爲土葬,當時的各級政府爲了‘培育風俗’,那可是廢了不少力氣的,誰料到幾百年後,又要把火葬風俗重新撿起來,又得再次後培風俗了。”
“真的呀?”池薛荔不由得喫驚:“漢族也流行過火葬?”
“其實池姐姐你早就知道此事,只不過沒有留意而已。”周至笑道。
“不可能,我要是知道肯定會注意的。”池薛荔表示不信。
“《水滸傳》裏頭,武大郎被毒死後,潘金蓮不就是對他進行的火葬?施耐庵的描寫是武大死後,家中隨即買了棺材,並向‘團頭’何九叔報告,請他來驗屍。次日,化人場的‘火家’來收屍,並扛抬棺材出殯,到了城外化人場舉火燒化。屍體焚化後,把骨殖潵入潵骨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