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我們都是學生,兩位是先生,給我們好好講講,如何實現算力整合和資源虛擬,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急需的啊。”
“行,那我們直接開始。”周至也不客氣,示意麥小苗打開筆記本,準備接上PPT,自己在這邊先行介紹:“趁小苗準備的功夫,我將我們實驗室情況,以及到今天展開了哪些研究,具體有了哪些技術成果,給各位領導,專家們彙報一下。”
接下來周至便侃侃而談,雖然對於專業技術他屬於門外漢,但是大致的原理他還是知道的,並且對於實驗室的運轉管理和應用級的項目非常清楚甚至是專業,而這些其實也是在座的各位專家最感興趣的。
畢竟坐在這裏的都是想要使用小智的“用戶”,而非對神經元網絡系統研發方向有興趣的研究者。
周至介紹的方式就比較有趣了,尤其是他將神經網絡的設計思路用中國人熟悉的“集體主義”來打比方後,在座的所有人,都露出了心領神會的笑容,明白了這成果的分量。
分佈式算力系統,其實走得就是人多力量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路子,本身存在集體主義的哲學思路。
說白了,這也是非常符合中國人思路的算力解決方案,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套神經元系統可以將各種算力設備通過網絡連接起來,並利用算法將之“攢”成一臺或者多臺虛擬設備,形成對用戶來說逼近大型機甚至超級計算機的算力資源。這種思路在座所有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雖然四葉草集團的小智已經漸漸開始模塊化,標準化,算力設備漸漸更換成了滬上設計中心自主設計的算力板卡,再通過網絡傳輸總線管理它們,構成龐大而標準的算力集羣,實現算力費效比的飛速提升,但是並不是說這套系統不能進行各種算力設備融合套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