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如果去的不是司禮監和御馬監的太監,而是這兩監之外的十監,那恐怕就得勞動掌印太監親自跑一趟了。這既與高拱在隆慶帝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有關,也與內閣大臣的級別地位有關——之所以當初去新鄭接高拱回京時是陳矩跑這一趟腿,是因爲彼時高拱畢竟尚未正式起復,客觀的講只是布衣白身,所以讓大太監們出遠差就不妥了。
但既然今天只是給高務實賞賜,那就不用那麼隆而重之,可能是見陳矩前次去開封府接高拱的差事辦得還不錯,所以這次來傳賜也就仍讓他來了。
一番傳賜、領賞的套路按例走完,高務實才知道皇帝賞賜他的原因倒不見得是自己的參謀起了什麼作用,只是皇帝覺得他上次與太子“相談甚歡,言行出衆,於太子甚有啓迪,朕心甚慰。復念高氏歷代文範傳家,今有此佳兒,朕意當賞。”——其實這番話或許應該這麼理解:太子見了高務實之後心情很好,父子見面的時候提了一嘴,皇帝聽了就很高興,大手一揮:賞!
於是高務實就此得了御製新書兩部,御貢徽墨兩匣,御貢端硯兩方,御貢湖筆兩支,御貢宣紙兩刀。
這波賞賜價值固然不低,但那倒不是關鍵,畢竟這些東西不可能拿出去賣掉,真正重要的是這賞賜符合雙方身份。
按照歷代習俗,皇帝對下的賞賜,也是看碟下菜的,譬如以高務實的出身而言,如果直接賞錢,那就不僅是落了下成,而且幾乎可以算是侮辱了。對於他這等官宦世家的讀書人,通常情況下幾乎只能賞書和筆墨紙硯這些雅物,倘若高務實年紀再大些,又或是已經金榜題名過了的話,倒是還可以賞些諸如名家墨寶、畫作之類,但因高務實年紀尚小,不賞賜書法畫作,便有不使其玩物喪志之意。
當然,一般而言,賞賜什麼東西這種事,皇帝自己可能並不會說得那麼細,畢竟在做這些事情上面,宮裏的宦官們都是專業人士,早已輕車熟路,除非有人刻意從中作梗,否則斷然不會出什麼岔子,所以這些倒也無需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