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在法治方面,高拱也有上佳表現。他督令觀政進士講求律例,實行刑部司官久任之法,強化州縣正官問理刑名之責,弭盜安民,嚴懲酷吏,平反重大冤案等。
在理財方面,高拱加強錢糧官員的任用,完善稅糧徵收措施,推行清丈改革,實施一條鞭法這功勞在後世全給了張居正,力行惠商政策,整頓幣制等。
在漕政方面,高拱推行河海“二路並運”的整治方案:疏通漕運,開鑿新河;破除海禁,恢復海運。
總之,高拱的改革取得了“官修實政而民受實惠”的顯着效果。後世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着名的教育家、史學家、哲學家,鄭州大學首任校長,歷史學系的創始人嵇文甫先生就提出“高拱是一位很有幹略的宰相,在許多方面開張居正之先”。然而,“江陵成爲中國近古史上特出的大政治家,赫然在人耳目,而新鄭就漸漸被人遺忘了。其實新鄭於江陵還是先進,江陵的學術和事功有許多地方實在可說是淵源於新鄭”。嵇先生不僅肯定了高拱的改革功績,而且也闡明瞭高、張在學術和事功上的傳承關係。後世史學界提出高拱主持的隆慶改革是創始期,張居正主持的萬曆改革只是隆慶改革方案的合理延續,合稱爲“隆萬大改革”的論斷,就是對嵇先生這一觀點的繼承和發展。
因此,高務實對於“保高倒張”是沒有什麼內疚之意的。在他看來,反正你倆的政治目標實際上差不多,執政能力搞不好高拱還強了一線,至於對皇帝的教導能力……高拱教導出來的隆慶皇帝雖然能力談不上多強,但至少他至始至終都對高拱保持着足夠的信任,也肯放權放手讓高拱做事;張居正教導出來的萬曆皇帝雖然實際上能力並不差,卻最終變得性格扭曲,不僅打倒並鞭屍了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最後還因爲國本之爭,鬧得君臣不和,雙方几爲寇仇,天下喧然。
所以,三人組裏頭,第一個完全不用考慮拉攏,只需要考慮打倒的,就是張居正!
不就是政治人物之間的互相傾軋嘛!當年好歹也在縣委混過、鎮黨委幹過的高書記不屑的撇撇嘴:我幹這個事沒有心理壓力。
那麼,李貴妃和馮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