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這事真辦下來,他們對趙貞吉的觀感仍然只會更差,這肯定錯不了。他們這些人現在要拉出去打仗自然不行,但面對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制度變化,陽奉陰違那是一定跑不了,萬一要是能找準機會給趙貞吉一下子,他們也絕不會手軟。
所以趙貞吉這麼幹,真的只能得一個善名——在文官集團方面。而且從實際上來講,這種善名的意義真的不大。
高務實於是說道:“以內閣眼下局面和趙閣老一貫的爲人來看,小子以爲他不會把勳貴們對他的觀感放在心上。”
這話一出來,九位高拱的門生就不得不另眼相看了:這小傢伙不僅知道內閣局面,還能以趙貞吉的性格來分析他處事的態度?看來還真不能太小看了。
眼下內閣裏頭,首輔李春芳歷來就是沒什麼魄力的老好人一個,並且他知道自己跟高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不能比,甚至連資歷都比不了,基本上內閣議事的時候他是看誰聲音大就聽誰的,百官也幾乎不把這個首輔當回事,他現在甚至自己都覺得這個首輔幹得沒滋沒味。
陳以勤當然也自知跟高拱沒得比,但他比李春芳多少要有立場一些,該他管的事他好歹還有個態度,處於那種我管我這一畝三分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狀態。而高拱念在兩人當初同是裕邸同僚的份上,對他也還算客氣。
張居正倒是有比較明顯的傾向性態度,他現在至少看起來基本上是站在高拱一邊的,當然這裏頭既不排除他和高拱畢竟政治理念接近所以容易走到一起的緣故,也不排除他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意圖。總之張居正的態度在高拱看來理所當然,而在高務實看來極需警惕。
高拱的心態很好理解,他和張居正一開始就同在翰林,後來同在太學,再又同入內閣爲相,相互之間以學問相切磋,以事功相期許,左提右攜,若一體而不可分,完全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