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等高拱起復回京不到半月時,也就是隆慶四年正月,張居正這個善燒冷竈的輔臣因爲少了趙貞吉的壓力,有空想點正事了,於是上疏道:“遠稽古禮,近考祖制,皆以八歲就學。蓋人生八歲,則知識漸長,情篤漸開,養之以正,則日就規矩;養之不正,則日就放逸,所關至重也。”
所以他認爲皇太子朱翊鈞“正聰明初發之時,理欲互勝之際,必及時出閣,遴選孝友敦厚之士,日進仁義道德之說,於以開發其知識,於以薰陶其德性。庶前後左右所與處者皆正人,出入起居所見聞者皆正事。作聖之機,以豫養而成;天下之本,以早教而端也。”
儘管張居正的主張合情合理,但隆慶帝愛子心切,仍然堅持要等到皇太子年滿十歲再出閣講學。而歷史上,這事就到此爲止了,因爲作爲隆慶最重視的信臣高拱沒有對此有太多表示。
但這次則與歷史有所不同,高拱在高務實的勸說或者說慫恿下,也把對太子的教育和影響放在了心上,而且出乎高務實預計的是,他要麼不插手,一旦插手其中,就比高務實想象中還要深入不少。
深入的體現,馬上高務實就發現了。
因爲隆慶帝向孟衝招了招手,孟衝便走到殿門口大聲宣旨:“宣——禮部右侍郎申時行領陳經邦、沈鯉、許國、顧養謙、張位、陳於陛覲見——”
孟衝話音剛落,便見一位身材瘦小的紅袍文官,帶着幾名綠袍文官進殿。
紅袍文官正是申時行,他領銜上前拜倒,口中道:“臣禮部右侍郎申時行,領太子經筵日講官陳經邦、沈鯉、許國、顧養謙、張位、陳於陛覲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臣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