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講官的安排當然很重要,畢竟當儲君成爲皇帝,講師按例會水漲船高成爲正經的帝師,這一點,遠的不用說,只要參照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人便一目瞭然。
所以很顯然,太子經筵講官的人選釐定勢必會引起朝臣們的關注。雖然隆慶帝年紀還不算大,按理說算是正當盛年,但考慮到大明的皇帝們壽命經常比較反常,還是要做好最穩妥的準備。
此時隆慶帝既然已經表明了讓太子務必尊師重道的態度,算是對文官們有了交待,接下來自然就要來說一說今天遴選的具體辦法。
隆慶轉過頭,收斂了笑容,肅然正色道:“今日請諸位愛卿前來,所爲何事?正是爲太子遴選一位伴讀,以免太子出閣讀書過於孤單。諸位愛卿都是朕的親信臣工或其家中子弟,都不是外人,朕有些話也就直說了。當年先皇因有一些苦衷,朕是受足了這種孤單的苦,因此朕此前一直希望等太子十歲之後再正式出閣讀書……”
他頓了一頓,又道:“但張先生上疏勸朕,言辭懇切,也頗有理,使朕一時難決。後來,高先生也特意與朕說起太子讀書之事,將其中關鍵剖析明白。太子讀書之事,不惟是我一家之家事,亦是影響朝廷根本之大事。朕以渺身,克承大統,兢兢業業,不敢造次,如何能以一家之喜樂而絕天下人之喜樂?故從高、張二位先生以及諸臣工之所請,定太子經筵事,今年三月十五,太子正式出閣讀書。”
衆臣連忙起身,連帶李思誠、高務實等人一道躬身一禮:“陛下聖明。”
馮保在一邊也跟着高呼同樣的話語,但心中卻是不屑,暗道:陛下聖明不聖明咱爺們不知道,但反正只要陛下肯聽你們的話,你們總都會說是聖明的,哼。
隆慶擺了擺手,又道:“朕雖然答應高先生,讓太子提前出閣讀書,但也不能不爲太子着想,因此向高先生提了個要求,希望能在京中文官子弟之中遴選一人,陪太子一同讀書,閒暇時既有個互相督促之意,也有免太子孤單之苦。高先生見朕懇切,便說‘雖非故事,卻合人情’,於是答應了下來。”
衆人心中暗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倒也不能說高閣老說得不對,文臣子弟陪太子讀書的確不是本朝早有先例之事,但陛下在身登九五之前所受之苦,也同樣沒有先例,出於“人情”考慮,開此一特例,也說得過去。更何況,此前讓一幫武臣勳貴子弟陪着太子玩耍豈是正理?若一文臣子弟做陪讀,總比那些勳貴之家的紈絝子弟帶壞了太子好得多。看來高閣老總算還沒忘記自己是文臣一員,而非皇帝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