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殷正茂早年其實是以不畏權貴、正直敢言的形象在朝廷中頭角初露,引起內閣注意的。所以不久後,就被外放鍛鍊,歷任廣西、雲南、湖廣兵備副使,再遷江西按察使。
因爲早年頗有正直敢言的美名,當時殷正茂與張居正這位同年的關係還算不錯,不說相交甚厚,至少也是關係親近。後來張居正得徐階所獨重,竟而由翰林學士直接入閣,殷正茂便更是經常與張居正書函往返,說是政治盟友並不爲過。
不過,可能是因爲自認負有重振家族之任,殷正茂外放之後雖然能力出衆,尤其精於斷案和兵事,但對於錢財卻越來越看重。其爲官是否造福一方不好說,但對治下百姓還算不錯,辦案也稱得上公正,使許多受冤之人得到清白。只是對於屬下的孝敬,殷正茂卻是來者不拒,甚至還會主動暗示。其貪鄙之名,也是源自於此。
後世多說殷正茂貪污,其實很可能是因爲殷正茂乃是張居正一派,而張居正被萬曆清算之後,不少張居正提拔重用的官員都被厚污的緣故。
總的來說,殷正茂很有才幹,爲官的確有些貪鄙,但總體來講,這種貪鄙主要是對於自己的下屬官僚來說——孝敬這種東西,實乃官場痼疾,但如果只是按照某些潛規則收取,很難說具體怎樣纔算貪污受賄。
畢竟,受賄定罪得看幫人做了什麼事,放在後世來說就是權錢交易。而殷正茂只是收“例錢”,他又不怎麼具體幫忙,所以才能在混出偌大“貪鄙”名頭的同時,還能繼續完好無損地做官。否則的話,貪鄙名頭都這麼響亮了,真當沒有御史去參他一本?
高拱之所以同意殷正茂去,嘴上倒是說給“多給他二十萬,讓他貪”,其實心裏明鏡似的,這軍餉殷正茂自己絕對不會去貪,他有別的辦法:比如下屬肯定有喫空餉的,殷正茂只要抓住這些下屬的把柄,稍稍示意一下,這些下屬在每年的各種“例敬”上,怎敢不加個幾成,甚至翻他幾倍?
如此,錢照樣可以拿到,而他殷正茂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把柄——孝敬而已,你們誰不收啊?朝廷中樞的大佬們也收冰敬炭敬呢!
所以高拱肯讓殷正茂從江西按察使轉遷廣西巡撫,主要原因還是看重殷正茂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