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拱一邊遞出文卷,一邊嘿嘿一笑,道:“徽州這個地方可真有意思,一個區區刀筆小吏,居然把官司打到內閣來了。”
高務實聽得也是一愣,心說刀筆小吏?那比自己這個不入流的小官還不入流啊,居然能把官司打到內閣?於是頗爲好奇地結果文卷看了起來。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奇妙。案卷中說的事情,的確有些意思。
徽州府歷來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是有名的文教繁盛之鄉,比方說即將去巡撫廣西的殷正茂就是徽州歙縣人。徽州府下轄一共六縣:歙、黟、休寧、婺源、祁門、績溪。其中歙縣最大,且是附廓縣——也就是說,徽州府治設在該縣之內,與歙縣縣衙同城辦公。
府縣同城,很多府一級的文書檔案,自然就儲存在縣城閣架之內,以便隨時調取勘合。這些關於稅糧戶籍的案牘十分重要,關乎一縣之興衰,當然這些案卷文牘也十分枯燥無聊,全是各種枯燥的數字羅列。因此常年束之高閣,除了戶房的稅吏之外,根本無人問津。
事件起因是隆慶三年時,徽州歙縣的一個新上任、名叫帥嘉謨的管錢糧小吏,發現徽州每年給南京的稅賦中,有一科“人丁絲絹”在徽州下轄的六縣中,只有歙縣代爲承擔。其他五縣均不爲這科的賦稅負責。
這個帥嘉謨本來也是讀書之人,不過在道德文章上的表現一般,註定仕途無望。但他在數學方面很有天分,可惜在大明,只有文科生的就業前景才最爲看好,理科生的前途就很堪憂了,他這種類型的人才,了不起也就只能去做錢糧一道的書吏或者師爺。
但是幹一行愛一行的帥嘉謨並不介意,他很有職業精神的把目光投向了徽州府歷年來的稅糧賬冊,力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反正這些資料都存在歙縣。
大明稅賦結構向來繁複,徽州又是納稅大戶,賬冊涉及到大量科目之間的折兌均平,正是絕佳的應用題例,很符合帥師爺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