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嘉靖三十八年,戚繼光在谷中虛的鼎力支持下,從浙江金華、義烏等地招募民衆近四千人,採用營、官、哨、隊四級編制方法編成新型軍隊。隊是基本戰鬥單位,隊員按年齡、體能分別配備不同的兵器,作戰時,全隊隊員各用其所長,配合作戰,攻守兼備,進退靈活,這種戰鬥隊形能分能合,人稱“鴛鴦陣”。經過戚繼光的嚴格訓練,這隻新軍隊伍很快成爲軍事勁旅,人稱“戚家軍”。
所以這麼算起來,谷中虛幾乎也可以算是這隻軍隊的構建者之一,而戚繼光也對當初谷中虛的支持頗爲感激。
當然,這裏面有一個的身影很重要,就是譚綸。當時的譚綸,地位一直略高於谷中虛,因此,谷中虛歷來被看做是譚綸一派,不過事實上他們只能算盟友。
隆慶元年,谷中虛被任命爲浙江巡撫。浙江省寧波鎮海,塘控扼海門、屏障東浙,地理位置更是險要。谷中虛稱之爲“斯浙東之保障、蓋猶之西陵虎牢也……”,後人又譽爲“東南屏翰無雙地,萬里海疆第一關”。故谷中虛在此嚴兵駐守,構築堅壘,以抗倭寇。
爲防止倭寇侵犯鎮海,谷中虛事先摸清倭寇活動規律,嚴格訓練兵士,整頓防守,並親自趕赴海疆,整飭武器裝備,創設外洋水兵,增派戰艦巡邏海域,使倭寇無隙可乘,沿海民衆賴以安居,谷中虛在此事上實有大功。
谷中虛在浙江年久,且作爲浙江巡撫三年考滿,這次正巧調任湖廣,因此高務實之前悄悄給高拱出了個主意,讓張居正出面,請譚綸代爲轉告谷中虛,希望谷中虛上疏推薦劉顯去貴州——嗯,這個關係看起來有點亂,但大明的體系和派系關係就是這麼複雜。讓高拱和張居正直接舉薦劉顯,完全沒有必要——區區一個總兵,而且是內地總兵,實在輪不到這兩位大佬親自跳出來,譚綸身爲薊遼總督,舉薦一個內地總兵也沒有名義,所以才拐彎抹角地找谷中虛。
但劉綎這時候卻有些不理解地提了個問題:“高公子,你方纔說,這位谷中丞剛從浙江巡撫調任湖廣巡撫……他既然是湖廣巡撫,怎麼越境舉薦起貴州總兵來了,就不怕越權麼?”
高務實還沒有答話,劉顯已經瞪了他一眼:“我叫你平時不要只知道練武,就是不肯聽,現在又給爲父出醜賣乖!幸好高公子不是外人,否則你看老子打不打你!”